日前,田间的榨菜已收割完毕。经过清洗的榨菜被放入酵池,静待时间和微生物“调制”出美好味道。在余姚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门外,货车将不同口味的榨菜销往全国各地。“一年光榨菜的销量超过7万吨。”公司总经理阮银福说。
在余姚,榨菜不光是一个产业,更是一张地方名片。“余姚榨菜有3个中国名牌,销量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余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品牌是支撑余姚榨菜阔步“走出去”的保证。2017年,“余姚榨菜”品牌价值为71.87亿元,位列我省农产品前列。
品质是基础,品牌是通行证。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品牌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安全的象征,从而实现优质优价。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截至目前,该市形成了余姚榨菜、浙东白鹅、宁海土鸡、奉化水蜜桃、慈溪杨梅等一批具有区域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拥有省市名牌农产品151个,位列全省第一位。“从种子、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我市都有一批拳头产品。”余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宁波品牌”的种子扎根省内外,花开大江南北。“甬优系列”杂交水稻新品种有8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5个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种植范围从长三角逐渐扩大到鄂、湘、闽、桂、粤等地,年推广面积545万亩。在广东、云南、海南三省,当地农户种植的大棚西瓜,近九成是宁波市研究培育的“美都”品种。
绿色安全是品牌的核心,“三品一标”是品牌的基础。笔者在位于海曙区的天胜农牧四不用农场看到,送往消费者的每盒蔬菜,都印有可追溯二维码。这些年,宁波市以“三品一标”为抓手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目前,宁波市累计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农产品1219个,产地面积190万亩。
面对互联网大潮,宁波市不少地方在农业品牌建设上“长袖善舞”。宁波人极为喜爱雪菜,是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心头好”。“只有实现线上线下互动、门店网店共赢,雪菜才能真正走出宁波。”鄞州雪菜协会负责人说。为提升“鄞州雪菜”品牌影响力,在建设雪菜博物馆、连续举办雪菜文化节的基础上,鄞州去年举办了“鄞州雪菜”首届网络美食文化节,获得50余万名网友点赞,1小时售出2万多包雪菜。“品牌多,名牌少。”宁波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宁波市正在以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名牌。“下一步,将持续实施品牌振兴行动,奋力擦亮宁波农业品牌。尤其是围绕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效益高、有宁波特色的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宁波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将支持品牌企业以大中城市为支点,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建设连锁店、专卖店等品牌营销宣传窗口。同时,实施“互联网+”行动,打造一批宁波农产品电商品牌,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