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平湖糟蛋、阿奴杜瓜子、玫瑰米醋、平湖老酒……一样样平湖名优特产,在6月30日举行的“金平湖”农产品杭州推介会上给在场的杭州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凡是冠有‘金平湖’商标的农产品,必然是符合‘金平湖’品牌农产品准入标准的,是放心农产品,也是精品。”在平湖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中,让人不禁想去深入了解,掷地有声的底气背后,平湖农业人在打造“金平湖”这块牌子中的所作所为。
平湖背靠上海市,面朝杭州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金平湖”之美誉。近年来,平湖市形成了西甜瓜、食用菌、特色水产、蔬菜(芦笋)、林果业等特色产业,涌现了一大批品质优良、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品牌,并获得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等称号。在这样的背景下,平湖市希望通过对“金平湖”的整体形象塑造,真正使当地农产品从“多而散、小而弱”向“简而精、大而强”转变,进一步提升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
“目前,平湖有六成以上农产品供应上海,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后花园和菜园子。”平湖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市的农产品主供地,上海人餐桌流行什么,平湖农民就种什么。前几年,芦笋在沪上热销,平湖扶持农户大规模种植优质芦笋,开拓上海市场,平湖市农联芦笋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是带头人。
“两年前,我们联合社与上海江桥市场进行合作签约,架起了小芦笋与大市场的桥梁,向上海市民打开了“金平湖”芦笋的直销窗口,实现了基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联合社负责人朱卫康告诉记者,平湖芦笋广受上海市场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我们实行‘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社员’的运作模式,使合作四方既各自发挥优势,又抱团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共同维护‘金平湖’芦笋品牌声誉。”朱卫康说,联合社通过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市场营销这五个统一,多渠道把好“金平湖”芦笋的品质关,树立优质品牌。
平湖菜要端上大城市餐桌,品质很关键。“大城市居民对蔬菜的品质要求高。”平湖市农经局副局长袁利强说,为了保证平湖菜的安全品质,近年来,平湖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基地150个,总面积达25.9万亩。为生产放心菜,平湖给80多个农场、合作社办了农产品“身份证”,只要扫一扫二维码,蔬菜所有生产信息一览无余,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针对区域公用品牌,平湖有关部门还制订了八项准入标准,以确保每一份农产品都安全、优质,让消费者吃到美味、吃出健康。对照严格的准入标准,金平湖西瓜专业合作社、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联芦笋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13个生产经营主体成为“金平湖”品牌第一批授权使用单位。
据悉,今后,平湖将通过“金平湖”品牌农产品准入标准建设、优质农产品评选,鼓励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设立专卖店等,用心经营品牌,细心服务企业,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在培育区域公用品牌的过程中,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拓展多元销售渠道,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模式,开发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文化创意、民俗节庆、乡村休闲等旅游产品,全面接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
陶治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