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霙
本报讯 《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日前由省农业厅正式发布。自此,我省开启了全面落实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2017年,浙江被确立为全国唯一整省推进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同时成为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作为全国试点,浙江会怎么做备受关注。
据悉,浙江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高起点定位“六个绿色”,高标准构建“六大体系”,高质量推进“三调三治理”,高效能落实“六个引领”,推动全省基本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计划到2020年,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批绿色形态的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一批绿色导向的集成技术和发展模式全面覆盖,一套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产业、资源、产品、乡村、制度和增收“六个绿色”目标全面实现,其中三分之一左右涉农县率先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行动计划》明确,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浙江将高标准构建生产基础、质量管理、控源治污、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人文支撑“六大体系”,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经营机制三大“调整”和养殖业污染、农业投入品、田园环境三大“治理”。
力争通过三大“调整”,到2020年,使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产值达2000亿元,建成1500个生态茶园、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和美丽牧场,基本建成100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100个特色农业强镇,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2.2%,不合理施用化肥减量3万吨、农药减量1500吨,畜禽粪污、秸秆和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分别达到98%、95%和85%,建成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基地300个;推进规模化经营,促进经营主体合作联合,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新建成80条10亿元以上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同时,将通过三大“治理”,到2020年,基本解决养殖臭气污染问题,创建20个省级以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建成1000个省级美丽牧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以上;完善农业投入品标准和追溯体系,强化执法监督,推进22种定点经营限用农药退市,扩大农药实名制购买试点,并逐步向兽药、饲料、肥料等延伸;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和处置率分别达80%和9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促进田园清洁化、生态化、景观化。《行动计划》要求,各地要加强规划引领、示范引领、工程引领、制度引领、技术引领、组织引领,为全面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