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种业

文成这些特色品种,你认识多少

珍稀、濒危种质资源

  •   酒糟糯
      水稻地方品种,目前只有极少数农户种植,面积不到10亩。
      特征特性:株高约137厘米,株形松散,分蘖力较好,叶片窄长,易披叶。茎秆较细,上部节间长,亩产300千克左右。籽粒椭圆形,暗紫色,无芒。全生育期160-170天。易感稻瘟病,耐寒性较强,不耐肥,易倒伏。糯性强,米质优,适宜加工汤圆、酿酒、炒糯米饭等。
      火炭桃
      蔷薇科桃属地方品种,目前在南田镇仅发现一棵。
      特征特性:落叶小乔木,高3-5米;叶为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早春开花;果实近椭圆形核果,表皮红褐色,有茸毛,果肉可食,为泛红色,品质佳,有带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7月下旬成熟。
      满江红
      小麦地方品种,分布在珊溪镇和巨屿镇,目前当地只有极少数农户种植,种植面积不到50亩。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茎秆较细,株高约120厘米,穗长5-9厘米,无芒,白壳。每穗30-40粒,粒卵形,黄皮,千粒重35克左右。全生育期190天。耐贫瘠,抗旱、耐寒性较强,抗病性好,轻感赤霉病。青秆黄熟,粉质优,易脱粒,不耐肥,易倒伏。
    地方特色种质资源
      糯米山药
      地方品种,又名糯米薯。主要分布在大峃、黄坦、西坑等乡镇,种植面积约3000亩。
      特征特性:植株缠绕蔓生,地下茎呈圆柱形,表皮暗褐色,蒂部似柳树皮状的裂纹,须根多,肉白。晚熟,生育期180-200天。糯性强,煮熟冷后不回生,品质佳,宜熟食、可加工成山药酒等。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瓠瓜梨
      梨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南田、二源等乡镇,种植面积约600亩。
      特征特性:落叶乔木,高5-12米。叶片呈卵形。花白色,有五瓣。果实基部较细尾部较粗,即俗称的“梨形”;果皮颜色黄褐色,果径10-15厘米,最大单果重可达1公斤以上。果肉味美汁多,甜中带酸,品质佳。果实成熟期9月下旬。
      文成瓠瓜
      瓠瓜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黄坦、大峃、南田等乡镇,种植面积约300亩。
      特征特性: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株攀援生长,长势较旺,分枝性强。瓜头平圆,脐部略凹。中熟,定植至初采约70天。耐热,耐湿,但不耐涝,适应性广,抗病性强。肉质致密,品质优,耐贮运。过去农村留老瓜,挖空种囊,作水瓢用。
      九月黄
      大豆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黄坦、公阳、大峃等乡镇,种植面积约600亩。
      特征特性:植株高约120厘米。叶片绿色卵形,总状短花序,单株结荚90-130个,每荚含种子2—3粒,椭圆形,种皮淡黄色,籽粒较大,百粒重约18克。全生育期约120天。加工豆腐,出豆腐率高,食味佳。适应性广,山地、田埂均可种植。
      文成红柿
      柿属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黄坦、公阳、大峃等乡镇,种植面积约2000亩。
      特征特性: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褐色;叶卵状椭圆形;花雌雄异花同株,花序腋生,为聚伞花序;果形椭圆形,果肉成熟时黄色,品质极优;种子黄褐色,椭圆状,侧扁;果柄粗壮,花期5-6月,果成熟期10月下旬。可鲜食或加工成柿饼等。
      垟井芥
      芥菜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大峃、黄坦等乡镇,以大峃镇垟丼村种植品质最优,种植面积约900亩。
      特征特性:植株半直立,较紧凑,株高65厘米,开展度75厘米。上部叶近圆形,边缘浅齿状,下部叶全裂,叶面皱褶,叶深绿,大叶脉白绿。晚熟,播种至收获185天,花期在谷雨后。耐寒,耐肥,抗性较强,但不抗病毒病和根肿病。梗大肉肥,芥辣味浓,品质佳。适宜鲜食或腌渍加工。
      文成米豆
      地方品种,豆科菜豆属,主要分布在大峃、黄坦等乡镇,种植面积约1000亩。
      特征特性:一年生藤本植物。总状花序,花黄色,结荚多,结6-9荚。荚圆筒形,细长,每荚含种子5-10粒,百粒重约10克。花期在9月,10月份成熟,全生育期130天左右。鲜豆质糯,品质好,食味佳。喜温暖,耐高温贫瘠,耐肥耐旱性好,不耐涝,抗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白花胡枝子
      又名茉莉霄花,豆科胡枝子属,主要分布在珊溪、大峃、黄坦等乡镇,种植面积约 100亩。
      特征特性:落叶灌木,高1.5-2.5米,3小叶,顶生小叶宽椭圆或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比叶长;常构成大型、较疏松的圆锥花序;花白色,花期在10月,采其花朵,盐水清洗花朵,再和鸡蛋或猪肺烧汤食用。
      锦鸡儿
      又名金姜花,豆科紫雀花属,主要分布在珊溪、大峃、黄坦等乡镇,种植面积约100亩。
      特征特性:落叶灌木,高1-2米。小叶2对,羽状排列似簇生,上面一对小叶通常较大,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有针尖,无毛。花单生,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钟状,基部偏斜,黄色带红色,花期在4月,鲜花可炒鸡蛋或烧汤吃。具有滋阴、和血、健脾的功效。
    郑小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