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让“章丘铁锅”一夜成名,红极一时,最火时线上一天能卖上万口锅。然而这个热搜爆款,现在似乎开始卖不动了,从难买到难卖,“网红”铁锅经历了什么?
进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后,笔者注意到,路边有许多手打铁锅的招牌。在章丘相公镇的一个村子里,有不少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打着铁锅。村里铁锅的价格基本在200元到400元不等,销售方式也五花八门。然而,不同卖家所使用的盒子却都一样,上面大多找不到生产厂家信息,只标着“章丘铁锅”和“手工锻打”等字眼。
在整个章丘,高峰时期生产铁锅的村民也不过百余户,而按照这个手工铁锅的生产周期,一个人一天最多完成一口锅。然而,在网购平台上搜索“章丘铁锅”,排名靠前的月销量竟然达到近5000笔,这些锅,究竟是从哪来的呢?笔者发现,不少标注为“章丘手工铁锅”的商品,发货地却并不是山东章丘。在山东临沂,经过几番打听,笔者找到了一家当地生产铁锅的工厂。在这家工厂里面,有几台正在工作的空气锤和不少机器设备,还堆放着大量为网上畅销品牌“沂蒙铁匠”生产的锅,但现场却没有一个手拿铁锤锻打的工匠。商户表示,用机器代替工匠能让成本降低不少,1个工人用机器1天能出200口锅,它的成本大约在30块钱左右,利润极高。
从爆红到过气,“网红”章丘铁锅的短命来得有点突然。抛开纯手工生产力的不足,品牌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可能是章丘铁锅如今遭遇尴尬的重要原因。
(摘自《北京晚报》 张燕玲2018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