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科学防汛要善于借力“智慧防汛”

  作者伊一芳来稿说,近年来,我国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尤其开展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山洪沟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必须看到,每年因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不少,中小河流、小型水库防御标准仍然偏低,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仍然是防御的难点。
  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概率和风险在不断增加,防汛减灾任务更加繁重。当此之时,我们更要善于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借力“智慧防汛”,固守安全底线,真正做到科学防汛。
  如何推进“智慧防汛”,一些地方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针对农村范围大、江河水库多、山洪灾害频发的特点,利用“水利监控”平台,建立大数据库,构建多层级、网络化、全覆盖的防御体系;比如,把水位报警系统建在河流上游,利用遥感技术对水位进行监测,采集水文数据,通过无线系统发送信息、发布预警,实现“上游监测、下游预警”,为群众转移赢得时间。
  天灾或许难料,人事仍然可为。在防汛的问题上更应如此。只有早一点动手,快一点上手,以防为主,有备无患,将“智慧防汛”列入工作常态管理,不断完善防汛体系,改善防汛设备,实现科学决策,党群一心、干群一心,江河湖泊和水利设施才不会出乱子,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才能安然无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