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大学教授到农村拜师学手工织带

  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的潘秋燕老人今年72岁,年轻时学会了手工织带,至今已有50多年。最近,老人的学生中多了一位大学教授——浙江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鉴湖学院的党委书记全琼瑛,她说她是慕名而来的。
  南山村位于天姥山麓,是一个千年古村,文化底蕴深厚,是浙东唐诗之路和霞客古道的重要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山村成了新昌县有名的胶囊专业村,最多的时候村里聚集着大大小小30多家胶囊企业,南山村因此成为儒岙镇首个亿元村。2002年之后,胶囊企业开始朝着该镇工业园区集聚。
  2004年,胶囊企业全部搬离南山村,这个小山村开始日渐沉寂。胶囊企业虽然搬离了,但村里古建筑、古祠堂还在,同时村里还“散落”着不少老手艺。于是,南山村决定在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将编草鞋、磨豆浆、榨油、纺线、捣麻糍等10多项老手艺进行重现。
  重现老手艺,村里的老人由此成为摄影家镜头里的主角,潘秋燕就是这个时候被“星探”挖掘出来的。不久前,全琼瑛无意中看到一张照片,顿时眼前一亮:“这不是手工织带吗!”打听到南山村后,全琼瑛便赶了过来,并找到了潘秋燕,虚心请教。全琼瑛此行唯一遗憾的是时间比较仓促,她打算以后有机会再来系统学习。
  笔者碰到全琼瑛时,她正跟着老人学习手工织带。“我小时候曾跟着母亲学过编织带子,后来忘了,一直想找机会重新学一学,但始终没找到。今天终于找到师傅了。”全琼瑛说,手工织带这种老行当是传统文化,她想自己先学好然后再回去教学生,一定让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全琼瑛的想法和南山村不谋而合,目前,村里正计划建一个民俗博物馆,不仅展出老物件,还想让更多的老手艺“活”过来。
俞颖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