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我们猪肚菇的栽培包,营养基质全在里面。栽培包做出来以后,下一道工序就是灭菌,灭完菌,把猪肚菇的菌种放进去,再放到培养库里培养两个月,等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再开袋,才会长出猪肚菇。”黄钢向笔者介绍猪肚菇的栽培过程。
出生于1984年的黄钢是衢州市翔龙农业发展公司的总经理。学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他,大学毕业之后进入衢州奥迪4S店工作,从基层做起,渐渐成长为售后经理,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但黄钢并不满足于此,他一直有个创业梦。
“五水共治”对黄钢来说正是向梦出发的契机。“最早我父亲是搞畜牧养殖的,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我们需要找一个项目去转型,最终选择了食用菌。”黄钢说。
2015年,黄钢在父亲的支持下,回乡筹建猪肚菇工厂。“因为猪肚菇这个品种种的人不多,又比较好吃,营养价值也高。”黄钢说,“特别是它的市场价格在食用菌里面是属于比较高的,只要种好了,利润还是相当不错的。”
2016年3月,猪肚菇工厂投入生产。虽然工厂采用现代智慧农业技术,实现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自动化控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些技术问题。
“猪肚菇本身就是一个新引进的品种,而且采用反季节工厂化生产的几乎没有,技术上没有可借鉴的地方,都是一步一步摸索,所以一开始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黄钢坦言,好在省、市农科院的专家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一旦遇到困难,市农科院负责食用菌的部门、省农科院的专家,都会及时给我们作指导。”黄钢说,“经过大半年时间,反季节猪肚菇终于种出来了,现在主要是提高产量和品质。”
经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公司的栽培技术日益成熟,每袋产量从最初的50多克提高到了现在的200多克,商品率也从原来的70%提高到99%以上,品质不断优化。目前,公司已建成物联网控温控湿出菇房70余间,年可生产菌包200余万袋。黄钢的猪肚菇工厂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猪肚菇生产基地之一。
眼看着经过自己一步步努力,把猪肚菇推向了广阔的市场,黄钢欣喜之余,还有个更远大的目标。“一开始做这个猪肚菇项目,我们的目标就是做成一个区域化的产业,现在离我的目标还有点差距,我们准备把猪肚菇打造成一个区域品牌,成为拿得出去叫得响的品牌。现在我也正往这方面努力,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把猪肚菇这个产业做大做强。”黄钢说。 瞿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