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关注

杭州市供销社:

大田托管助力美丽田园建设

  “大田托管”是新形势下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供销社结合当地城市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美丽田园建设新模式,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截至2017年底,共托管土地3万亩。
当好农业“田保姆”
  萧山区供销社早在2015年就开展了土地托管业务,主要为承包土地的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等基础性工作,2017年起,结合“三位一体”农合联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探索土地托管服务。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先后与萧山戴村镇南山村和浙江吉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杭州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等签订《土地托管服务协议》《农作物种植托管服务协议》,托管土地1万余亩,惠及农户超800户。主要提供化肥、农药、种子供应,测土配方、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农作物耕、种、管、收一条龙田保姆式托管服务,每亩可节本增效139元。
  接着,又吸收18个镇(街道)的34家合作社、861户社员,组建了杭州广农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杭州萧农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配备专业技术人员8名、作业施工队6支、作业人员400多名,专门负责开展大田托管服务。现已建立百亩以上水稻绿色防控核心示范方8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400亩,开展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次。
化身城市“美容师”
  2017年春备耕期间,萧山区供销社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城中村拆迁改造、重点项目征迁工作的大力推进,城区、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收储土地出现了临时性闲置。由于城市建设周期较长,这些征而未用、拆而未建的土地,成了搭建违章建筑、倾倒垃圾的场所,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市容。
  为有效利用这些土地,去年7月,经区政府牵头,萧山区供销社与有关单位签订了《萧山区大田托管美丽田园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收储流转的土地情况,明确由供销社对湘湖管委会、钱江世纪城、空港经济区、大江东产业聚集区和蜀山街道等的临时闲置收储地块进行大田托管。萧山区供销社在与省农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土地托管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计划将这些地块打造成农旅融合的城市田园景观综合体。在相关技术支撑下,这些面积数千亩的闲置地块,摇身一变成了花海、草海、七彩油菜花田,成为周围百姓、外地游客的游览胜地。
打造美丽田园建设新高地
  除了为农民增收、给城市添绿,“大田托管”服务还能延伸到哪里?萧山区供销社开始了新一轮探索。
  根据规定,萧山钱江农场有7000余亩土地需移交地方管理。区政府明确由萧山区供销社作为基地联合生产合作对象。目前,萧山区供销社已组建专门团队进驻农场,全程参与土地置换、规划设计等各项工作,并根据相关规划,着力建设一个总面积5000亩,集科研、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钱江湾都市生态农业园。
  萧山区供销社通过“大田托管”,既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又推进了美丽乡村和城市生态建设,搭建起了更广阔的为农服务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