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气象

随时随地获知当地气象信息

“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惠及4.9万新型主体

  一说起现在的气象为农服务,诸暨市沁露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友良总是称赞不已。但在早几年,他对气象服务还是一肚子怨气。这乾坤倒转的故事,还要从5年前的一个投诉说起。
  2013年3月的一天,诸暨市气象局接到冯友良的投诉电话,受倒春寒影响,他的茶园遭受了20多万元的损失,他对气象预报未能准确提供服务愤愤不平。
  这个投诉,让当地气象部门认识到,以预报代替服务存在的局限性:气象信息迟滞、缺乏针对性、“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等等,气象为农服务模式急需转型。
  当地气象部门当机立断,视“危机”为“转机”,在了解冯友良的需求和建议后,决定以沁露茶叶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开始了“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探索与实施。
  气象部门在沁露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建设了户外电子显示屏、五要素自动气象站,逐步将茶叶基地建设成为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同时,将冯友良列入诸暨预警信息发送对象,让他第一时间获知天气信息,实时了解茶叶基地的气候状况。遇有较强级别以上冷空气影响时,气象服务人员会提前告知冯友良,提醒他尽早采取防护措施。
  5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气象服务从不缺位,终于让冯友良改变了对气象部门的成见,让他从心底里称赞气象部门的“直通式”服务。在气象部门的悉心护持下,沁露茶叶专业合作社安然度过每次气象灾害,茶叶生产年年丰收,气象服务结出硕果。
  冯友良是全省众多受惠于“直通式”气象服务的农业生产主体之一,为让该服务惠及更多农户,全省气象部门联合农、林、渔等部门的专家及农业大户组建了农业气象专家联盟。自2014年开始,气象专家每年都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生产情况和农户的需求,逐步建立服务对象分类数据库,并根据需求不断优化气象为农服务周年方案。
  为进一步满足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拓宽气象为农服务的维度,省气象部门还为全省7236个现代农业园区提供气象信息产品,覆盖了粮油、水产、畜禽、蚕桑、茶果蔬、花卉苗木等产业,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向4.9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
  据统计,2012年至今,全省已开展四大类15种150个农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发放标识160万枚,5年累计使农业增效6000万元;先后开发了茶叶低温冻害、杨梅采摘期降水、枇杷冻害等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截至目前,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已覆盖9个市的43个县(市、区),开发应用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十余种。
  张晓晨 陆小勇 黄汉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