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我用拆迁补偿的钱,在一个中档小区买了一套100多平的房子,现在一家三口住得更舒适了。”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孔浦村原住民毛立红满意地说,较之原来孔浦村的居住环境,现在小区的环境好了很多,周边医院、学校、购物广场应有尽有。
孔浦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之前,由于自然村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较差,且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性质交杂,拆迁改造一度进展缓慢。今年6月,该村终于全面完成拆迁。在甬江街道党委副书记陆志峰看来,孔浦村改造的顺利推进,源于当地政府在拆迁过程中,示民以公、酌民之情、急民所需,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是孔浦村改造中的一个亮点。村民代表与街道干部、拆迁干部、村干部一起,从前期摸底调查、测量到上门宣传讲解,再到意愿征询、签约,全程参与。同时,国有部分项目还采用网上签约、备案,同步建立“一户一档”,村民有异议,可现场查阅档案,及时澄清问题。透明公正、细致入微的工作,让孔浦村村民打消了疑虑,从细节上做好拆迁服务,则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孔浦村改造项目中,我们首次引进了律师团队,以第三方身份全程参与并监督。”江北区旧城改造办公室副主任应文峥说,律师团队为村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服务。
据了解,近10年来,江北区已投入资金94亿元,相继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惠及4450余户住户。“城中村改造,不仅是要消除城市发展中的夹缝地,更重要的是要让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让村民享受到城中村改造的红利。”应文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