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现代农业风光无限

——全省农业“两区”建设暨产业发展大会代表参观侧记

  □本报记者 杨凌紫
  10月29日下午,参加全省农业“两区”建设暨产业发展大会的代表,先后来到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径山茶产业博览园,西湖区三墩五生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一路上,只见设施农业、机器换人、智慧农业蓬勃兴起;民宿农庄、千米绿道、万亩花海游客徜徉;田间地头,瓜果飘香,稻浪滚滚,丰收在望……专业化、现代化、融合化发展的喜人情景,让代表们大开眼界,收获良多。
科技激活土地生机
一走进瓶窑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代表们便被大厅里的LED大屏幕吸引住了。这个浙农智慧农业监管系统,包含了农业物联网管理、病虫害测控、飞防监控管理和新型庄稼医院4个子系统。“屏幕右侧视频显示的,是余杭当地庄稼医院和农业专家,平台会自动将农户朋友咨询的问题即时推送给这些专家,一天内予以解答。农业专家同时开展诊疗、飞防作业和农资供应服务。”现场讲解员特地介绍了新型庄稼医院子系统。
  大厅不远处的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内,有一间“田间学校”,它承担着瓶窑及余杭西部镇街职业农民培训的任务,今年已培训15期。“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当地农民专业能力,培育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才能让更多农民‘脑袋’‘口袋’都富起来。”听了介绍后,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说道。
乡村荡漾美丽乡愁
  车子行驶在整洁的乡村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稻田,翠绿的茶园,绵延的青山。沐着秋日午后的暖阳,代表们与世外桃源般的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相遇了。
  下车后往里走,但见一幢幢小别墅,或红、或白、或蓝,围以景石、铁艺栏杆、绿植等元素构筑的矮墙,自成一体。庭院内,绿化点缀,有不少院子还种着蔬菜,引得代表们纷纷“点赞”:“既时尚,又接地气,让乡愁有了寄托之处。”“原本家家都是高墙,挡住了墙内风光。
(紧接第1版)如今村里统一改造为敞开式景墙,对院子里的绿化环境也作了提升。”小古城村党支书林国荣介绍道。
  “庭院改造牵涉家家户户,为了统一意见,我们村里的传统做法就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办。”林国荣带着代表们来到村口的大樟树下,这是该村的一个议事点。村里形成了民主协商模式,带动村民们参与全村各项工作。今日的小古城村,产业兴旺,民富村强。
  在村里的“沉古”精品民宿,记者遇见了来自邻村的毛建琴,在这里学习民宿经营管理。她笑着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吸引来这儿创业就业,去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10万元。
融合催生创新模式
  在森禾集团位于余杭的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园,代表们被眼前的花海惊艳了。
  森禾被誉为“花卉时尚精品的风向标”“苗木新优品种的孵化器”,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该基地集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于一体。“除了盆栽花卉和绿化苗木等常规观赏植物的新品种选育扩繁,我们还研发永生花、智能植物净化器、玫瑰精油等产品。”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汤秀美说。
  在该基地植物专类园参观区,有休闲式的庭院景观,供游客拍照摄像;在开心农场,可进行实地体验,通过手机APP可实现智能灌溉;还有多个功能庭院,供游客烧烤、露营野炊。“这是将种植、加工、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现代农业前景无量啊!”几位代表感慨道。
  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边看边问边议论,多有思考的神色。
  金华市婺城区副区长赵燕华询问得非常细致。“花卉苗木也是婺城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所以想对这一产业多作些了解。”谈起参观的感受,赵燕华说,“三产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花卉苗木本身就具有观赏性,可与农旅很好地结合。森禾的模式值得学习与借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