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旁、山坡上,甚至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蜂桶、蜂箱。近日,笔者来到开化县中村乡新门村,看到一派好“蜂”景。
73岁的老人郑凤娥去年总共割了40多公斤蜂蜜,卖掉16公斤,赚了3000多元。“它们最自在,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我最多时养了20桶蜜蜂。”郑奶奶说。
农历四月和九月是民间传统割蜜时间。今年,在新门村养蜂大户程许尧家,发生了一件稀罕事,农历六月割了60公斤蜜。程许尧说,六月割蜜,没有对应的销售市场,急忙向村支书洪斗明求助,在洪斗明的吆喝下,蜂蜜很快销售一空。“兴许和去年刚种下的蜜源林有关。”
四年前,新门村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中蜂养殖特色产业,成立了明禾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模式来引导村民投入中蜂养殖。“为了提升蜜蜂数量,增加蜂蜜产量,去年11月底,我们配套种植了山栾树、五患子、五倍子等蜜源植物120亩。”洪斗明介绍。“是这个理,割蜜的蜂桶大多挨着蜜源林。”程许尧赞成洪斗明的看法。程许尧今年养了100桶蜜蜂,已经割了150公斤蜂蜜。这几天又能割蜂蜜了。“一公斤蜂蜜240元,保守算下来,今年有4万元收入。”
2014年,新门村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0万元,村集体出资20万元,免费为村民购买蜂箱、蜂具,并邀请专家为村民授课,引导蜂农从木桶养殖转为活框养殖。“采用活框养殖,只要管理好,一箱蜂割5公斤蜜,就能增收1000多元,大家积极性很高。”洪斗明介绍。目前,该村有蜂农45户,中蜂养殖数量达900多群。今年年初,村里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野坞牌土蜂蜜”商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扶持拥有50桶以上蜂群的户主,通过大户带动小户,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蜜蜂养殖。按照‘户养十桶蜂,增收万元钱’三年计划,在2020年底争取蜂群规模达到2000桶。”洪斗明说。
吕涵 吴莉莉 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