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11月23日农博会开幕当天,浙吉两省联合在杭举办吉林大米企业与浙江大米消费企业产销对接会,交流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种植优势、品质特征和联盟发展,以及浙江餐饮企业大米及其制品消费等情况。吉林省的25家大米企业与我省浙旅集团、楼外楼等44家知名餐饮企业和经销商进行了对接洽谈。
浙吉两省是最早开展粮食产销合作的省份。2017年,两省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两省合作、粮食先行、大米优先”的要求,建立了紧密的对口合作关系,开启了粮食产销深度合作模式。当年,浙江从吉林调入粮食130多万吨,各类主体在吉林建立粮食生产基地12.8万亩、粮食储加销基地14个、粮食生产加工线12条,年加工能力53万吨,仓容22.75万吨。
2018年,浙吉两省粮食部门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广泛对接交流,实现共赢发展。我省协助吉林粮食企业在浙江开设了53家吉林大米直营店;委托吉林粮食企业代储粮食9.5万吨,应急状态下,两天内就可将储备粮运抵宁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农博会上,两省粮食部门首次携手,以“浙吉好粮缘”为主题,开设了浙吉粮食馆,展示浙吉两省粮食对口合作成效,宣传两省精品粮油产品和粮食产业化发展成果。据介绍,浙吉两省共有39家知名粮食企业参展,展示产品超过百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