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欢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打造特色小镇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政府对特色小镇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将建特色小镇单纯理解为招商引资,并将指标和任务层层分解摊派;部分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盲目跟风,缺乏对自身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文化遗存等优势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有的还借特色小镇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还有部分特色小镇建设或侧重产业发展,或偏重镇区建设,没有兼顾宜居与宜业,没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措施,使特色小镇建设沿着产业升级、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加强特色产业支撑。应根据小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确定特色产业,合理规划小镇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通过整合重组、转型升级、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使产业发展兼顾“特色”与“绿色”。注重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整合、创新与提升,强化科技在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聚集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小镇社区功能,在人口数量与分布、空间结构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重视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产业与文化融合,让特色小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深入践行共享理念,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小镇建设中来,不断提升特色小镇及周边居民的获得感。
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开发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让社会资本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减轻政府资金投入压力,把特色小镇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的承载平台,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特色小镇建设也给房地产业提供了一次转型机会,要鼓励房地产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一流,精准、有序、有效建设房地产开发项目。
构建更具活力的制度体系。应围绕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内容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政策。比如,围绕产业创新平台构建新型制度和政策体系,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等融资途径,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构建以提高发展质量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在创新创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热情和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