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豪
自从接手了父亲陈仁夫的温岭市兴合禽业专业合作社,对于“农创客”陈美燕来说,算得上是坎坷与机遇并存,虽然“命途多舛”,却也让自己得到了更好的历练和更快的成长。“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以前看你只是个很单纯的小姑娘,现在看你像是一个女强人。”陈美燕对记者说。
在与陈美燕的交谈中,这个“80后”女孩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外柔内刚、思维清晰、善良大气、乐观向上、肯吃苦又能干。她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主要经营“3个蛋”以及黑羽乌骨鸡和苗鸡,“3个蛋”分别是乌鸡蛋、绿壳蛋和土鸡蛋。这“3个蛋”,就是在她手中开发出来的。
2014年,因经营不善,合作社面临破产危险,为保住父亲奋斗大半辈子的心血,当时在新河镇担任大学生“村官”的陈美燕不得不辞职,接手父亲的事业,承担起“复兴”合作社的重担。接管合作社之后,陈美燕发现,合作社经营的产品过于单一,只有乌鸡蛋和苗鸡,销售渠道窄、适应市场的能力不足,而且父亲把乌鸡蛋的主要市场放在欧洲,产品出口受外贸政策影响较大,不够稳定。
为了开拓新的市场,陈美燕拿到驾照的第二天,便开车到各大农贸市场调研。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陈美燕跑了100多个农贸市场。在与商户交流后她发现,普通市民对土鸡蛋的需求量很大,而乌鸡蛋只有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才会有需求,这让她意识到产品的多样性很重要。之后,陈美燕便开始引进、培育黑羽乌骨鸡、土种鸡,增加鸡蛋品种,并用黑羽乌骨鸡与土鸡杂交,培育出了产蛋率比黑羽乌骨鸡高的新品种。该品种生产的鸡蛋外壳呈绿色,营养比土鸡蛋还高。
就这样,陈美燕用了两年多时间,在温岭市每个农贸市场都设立了鸡蛋直销点,使“兴合”的“3个蛋”名声越来越响。目前,合作社共育有6万羽种鸡,去年利润达150万元。
随着“3个蛋”的市场销路逐步拓宽,种鸡的数量越来越多,鸡粪也越来越多,养鸡场的环境变得糟糕起来。陈美燕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十分重视。当她听说河北有一家企业生产鸡粪烘干设备时,立马和一名同事驱车奔赴1500公里外的河北省,采购好设备后又连夜返回温岭。“我们做的‘3个蛋’是营养健康产品,如果鸡场环境不过关,别人看到了心里会怀疑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我们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更应该带头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为美丽乡村建设尽一份力。”谈起那段来回3000公里的奔波,陈美燕脱口而出。
这一路走来,成长对于陈美燕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她告诉记者,她大学学的是广告设计,毕业之后直接去当了大学生“村官”,从没想过回来帮父亲打理生意。但现实不得不让她回到家里,把这即将倒下的“大楼”用自己的肩膀撑起来。她说,现在她的心智成熟了不少,遇事也不会慌张了,更重要的是,心态变得非常积极向上,不会再出现什么悲观的情绪了。
“今年我要定个‘小目标’,把利润提高到1000万元。”她乐观地说,“既然故事开始了,就要把它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