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畜牧兽医

凝心聚力 奋力推进

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近年来,衢州市聚力美丽大花园建设目标,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整市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为抓手,聚焦美丽、健康、精品、智慧、活力“五大”工程,立足守牢底线促转型、优化结构补短板、创新机制激活力,全力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持久战,奋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治理倒逼畜牧业华丽转身
  持续打好养殖污染治理、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美丽牧场创建“组合拳”,畜牧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3个,龙游县是全省唯一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去年11月13日全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现场会在衢江区成功举办。一是抓高标准治理。按照“减过载、促转型”思路,衢州市经过多轮生猪养殖整规,低小散生猪养殖户全面关停退养,全市保留生猪规模养殖场847家,完成生态消纳、工业治理、发酵床治理“三选一”达标治理,高标准提升改造绿色生态牧场400个,密封改造养猪场集粪棚415个,培育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主体36个,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装备率达100%。结合线下“一场一干部”网格化管控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畜禽养殖污染线上线下”“双监管”机制,规模猪场全部纳入市、县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并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24小时的日常巡查监督,进一步巩固养殖污染治理成果。二是抓资源化利用。牢牢抓住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这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牛鼻子”,按照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耕地质量提升“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制订出台了农牧对接定点定量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整县制粪污治理项目建设,全市域复制推广大循环“开启模式”,中循环“大公模式”,小循环的“石明模式”,培育了17家商品有机肥企业,2018年全市生产推广商品有机肥13万吨,建设农牧对接基地1582个、面积23.8万亩,配套储液池80万立方米,灌溉管网225万米,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9%以上。三是抓美丽牧场创建。按照“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要求,着力创建省级、市级美丽生态牧场,打造乡村美丽风景。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牧场116个、市级美丽牧场231个,常山县成功承办全省美丽牧场现场培训会。
坚持创新驱动,赋能增效畜牧业提速转型
  着力优化畜牧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业态结构,内培外引、政策扶持,大力推进产业提速转型,培育了“龙游飞鸡”“衢江华统”“蜂益钱江”等新业态,培育了年产值超亿元的生猪、家禽、蜂业全产业链各1条。一是统筹规划养殖业。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明确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划分范围,科学确定畜牧业区域控制和总量控制,护牢生态空间、挤出养殖空间。新引进华统、大北农等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化大型养殖场5个,实现生态大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相协调。二是引导产业多元发展。按照“提升猪业、拓展兔羊、稳定家禽、扩大蜜蜂、六畜兴旺”的思路,推进畜牧业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建成中蜂、湖羊、奶牛、藏香猪、鹌鹑等特色养殖示范基地24个,新增牛羊6万只、中蜂4万箱、特禽30万羽,培育全省猪肉十大名品3个、禽类十大名品1个、蜂产业十大名品3个。三是积极培育新业态。大力推进畜牧业与旅游休闲业、电子商务业等融合发展,做好“畜牧业+”文章。培育建成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牧旅融合企业6个,佳苑牧业有限公司以奶牛为主题的游览观光收入与其养殖收入基本持平;培育以“龙游飞鸡”为代表的垂直电商平台,带动1000户农户线下养殖,通过多个互联网销售端口进行线上直销,运用社群电商会员制,增加用户黏性,达到产销平衡。
衢州市畜牧兽医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