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倾力产业提升 聚力品牌提质

龙泉红茶香飘茶博会

  □本报记者 李军 文/摄
  茶香阵阵,宾朋满坐。5月18日,记者走进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的“龙泉红”展馆,沁人心脾的茶香弥漫整个展馆。“大家看,我们的红茶外形条索紧实,滋味甘爽,汤色橙黄明亮,曾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荣誉,欢迎大家细细品尝。”在浙江龙泉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展位前,评茶师蔡仁慧认真地向围坐的客商介绍公司这次带来参展的红茶。
  记者从龙泉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茶博会,龙泉红茶一亮相就受到热捧。茶博会期间,龙泉展团现场销售额17万元,意向订单额510万元。数据的背后,是龙泉日益兴隆的红茶产业经济。
  龙泉位于我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茶产业是该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龙泉属典型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茂密,山间常年云雾缭绕,为形成优异茶叶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龙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在三国时即已产茶。近30年来,龙泉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相继从福建省引进“梅占”“水仙”“毛蟹”“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金萱”等乌龙茶茶树品种,并成功开发具有“鲜、活、甘、韵”之特色的龙泉红茶,人称“江浙佳茗龙泉红”。“为塑造全市统一红茶品牌形象,更好地宣传推介龙泉红茶,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打造‘龙泉红’红茶区域公用品牌。”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营销中心季立婧告诉记者,目前,龙泉红茶产区按地理位置围绕“一园四线五源”布局(一园为兰巨现代农业园区,是龙泉红茶产业核心区;四线即丽龙线、龙松线、龙浦线、龙遂线;五源即岩樟源、瞿源、宝溪源、畲乡源、贵溪源),产区分布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按海拔高度主要可分为三个产区:以兰巨、八都等为主的中低海拔产区,主要品种有“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等;以上垟、住龙、锦溪、岩樟、城北为主的中高海拔产区,以“金观音”“梅占”“鸠坑”等品种为主;以龙南、屏南、宝溪为主的高海拔产区,主要以野生茶和农家茶为主。
  据季立婧介绍,近年来,龙泉聚力品牌打造,坚持“以瓷带茶,以茶促瓷,茶瓷互动”的发展策略,茶文化的创意活动空前繁荣。如今,该市新打造的龙泉上茶街,集茶文化品牌宣传、展示、表演、销售、茶事体验与休闲于一体,已经成为茶叶品牌及茶文化活动的聚集地。为提高红茶产业效益,近年来,龙泉还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企业到武夷山等地学习红茶加工技术,红茶品质不断得到提升,有力促进农户增收。去年,龙泉红茶产量1380吨,产值达2.49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