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青田“海溪粉干”玩出新花样

  □本报记者 张佳妍
  青田有句俗语:粉干炒肉油浓浓。这里的海溪粉干就是青田人家家户户必备食品。近日,记者来到青田海溪乡,近距离感受海溪人对粉干的浓浓情意。“在外闯荡多年,最想念的就是儿时记忆里的那碗粉干。”青田八品源粉干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达,是土生土长的海溪人。他告诉记者,2012年,他放弃了在外经营多年的生意,回乡开起了粉干加工厂,立志将这道美味传承下去。“做粉干是份辛苦活,粉干都是露天阳光晒干。为晒足阳光,凌晨一两点就要开始做,时间的长短则要看做的量多少。”
  浸泡、磨浆、滤干蒸熟、用机器拉出粉丝,再放入蒸箱蒸两个小时,等到粉干出来,天已经大亮。再把粉干放到竹筛上,抬到室外开始晾晒,如果阳光足够好,六七个小时就可以干透。晒的时候阳光和风都是粉干能不能成功的要素。
  陈伟达说,海溪乡地处偏僻,山泉遍布,以山泉水灌溉的稻米绿色健康。海溪粉干的原材料都是选用当地农民种植的稻米,粉干加工过程中除了山泉水,别无添加,保证了海溪粉干独有的口味。
  每到冬天,海溪粉干销售迎来旺季。陈伟达介绍,天气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会晾晒粉干,“这也是海溪乡独有的一道风景。”“如今我们公司的八品源牌海溪粉干采用机器烘干的方法,做出来的粉干更卫生、更安全。”陈伟达介绍,为了打开海溪粉干的销路,他注册了“八品源”商标,在将原有的老厂房进行优化改造的同时,还定做了一台大型烘干机。“现在的人都喜欢创新,海溪粉干在固守传统的同时,也要玩出点新花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说着,陈伟达拿出了一盒五颜六色的粉干。“这盒粉干怎么有这么多种颜色?”面对记者的疑问,陈伟达笑着说,“这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橙色的添加了南瓜粉,紫色的添加了紫薯粉,微微泛着点黄色的,则是添加了铁皮石斛粉。”
  如今,海溪粉干以其独特的风味、优质的品质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在杭州、温州、宁波、丽水等地定点销售。海溪粉干也伴随着侨乡人民走出国门,远销荷兰、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海溪乡党委书记周红军说,过去,当地农民制作粉干都是自做自吃,以家庭小作坊形式制作。如今,该乡要将“海溪粉干”打造成海溪的一张“金名片”,使其成为海溪人增收致富的宝贝。今年下半年,海溪乡打算成立粉干小微创业园,制定一系列粉干加工标准(规范),提高海溪粉干的质量,整合海溪乡粉干小作坊资源,促进粉干产业做大做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