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下岗不失志 荒山成果园

邵贤洪的十年“蓝莓情”

  •   6月22日上午,在建德市下涯镇马目村平坡山生态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邵贤洪望着一波又一波来自上海、杭州及本地的游客,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蓝莓树中,与当地的100多位工人一起采摘、体验、品尝枝头上酸甜的蓝莓鲜果,露出了会心的笑脸。其实这块面积380亩的果园,原先是块荒芜的山坡,邵贤洪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让它变成了如今瓜果飘香的采摘乐园。
    下岗回家种蓝莓
      邵贤洪曾在梅城镇一家企业上班,后因转制精减人员而下岗。2009年初,他得知老家下涯镇马目村有一块荒芜的山地要流转,却一直无人问津。当时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虽然下岗,但不能失去志气与信心,还可以重新创业,干出一番新的业绩,至于办企业,还是投身农业,他举棋不定。这时他的兄长对他说,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搞农业有一定的前途。于是,邵贤洪在兄长的支持下,流转了这片总面积1000多亩的山地,其中380亩用来种植蓝莓、杨梅、枇杷等果树。
      今年56岁的邵贤洪说,当年流转的这片山地主要是毛竹林地,现在种植蓝莓的基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垛的茶树林改造的。当时由于没人打理,茶树长成了杂木,没有什么效益。邵贤洪觉得这些茶树林地处山腰,光照充足,海拔仅100多米,十分有利于种植蓝莓等水果。
      然而,万事开头难。山上没有水、没有电,更没有像样的路,为此邵贤洪白天带领着30位村民挖山、整地、修路;夜幕降临,他又挑灯夜战,设计规划种植区块,哪块地种什么果树,遇到干旱,该如何抗旱,遇到鸟儿为害鲜果,该怎么办……面对可能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与困难,邵贤洪做到心里有数。他坦然地告诉笔者:“创业就像在下棋一样,不管是输还是赢,最终都会有个结果,但下好每步棋子,关键是自己,自己必须要动脑子,花精力、去努力,否则很难取胜的!”就这样,邵贤洪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种下了3万多株蓝莓苗,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蓝莓投产了。看着枝头上挂满了一粒粒紫色的蓝莓鲜果,邵贤洪觉得投身农业这一步棋他走对了。
    打造一个生态乐园
      时间一晃,邵贤洪投身蓝莓等水果种植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也并非一帆风顺,让他记忆犹新的是2014年的抗旱保苗。当年夏天,持续60多天的高温干旱天气,邵贤洪与工人们浇水抗旱,把人工蓄水池中的水都抽干了,奋战了两个月,可还是有8000多株蓝莓树成了干柴,悬挂的鲜果成了干果,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现为杭州平坡谷农庄有限公司负责人的邵贤洪,带着笔者绕过刚建起的1000多米长的蓝莓景观走廊说,今年蓝莓长势好,主要是天气给力,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天晴的时候天晴,估计亩产在400到500公斤,总产量超过15万公斤。邵贤洪的蓝莓基地,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现在他的基地每天都有30多名工人在管护果园,采摘旺季时,参与采摘的工人有150多人,每年支付的人工工资达20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整个基地规模1100亩,除了蓝莓外,种植了枇杷、杨梅、西瓜、桑葚、猕猴桃、樱桃等水果以及铁皮石斛、红豆杉、罗汉松等苗木,还有五六百亩竹林。邵贤洪说:“蓝莓基地现在种有南高丛和兔眼两大系列,分早熟、中熟、晚熟等10多个蓝莓品种,从5月初开始采摘,可持续3个半月。由于平坡谷是典型的低丘缓坡,海拔不高,车子能直接开到果园,每逢蓝莓采摘季,到基地采摘的游客纷至踏来。”
      对于未来,邵贤洪充满了信心,他说现在国家这么重视农业,他要把这1100亩地打造成一个生态乐园。 宁文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