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分拣、装箱……这些天,慈溪市周巷镇蜜梨精品园内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最近每天有近2万公斤蜜梨从这家农场销往福建、广东等地。“我们现在摘的是翠玉梨,个头大一点的精品梨重约半公斤,通过包装一个能卖10元。”农场负责人徐卫星说。
近日,随着蜜梨采摘上市,慈溪市梨农迎来了丰收季。“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梨水分更足,肉质更细。”慈溪花田农场负责人曹青云告诉笔者,这两年,该农场通过科学管理和无公害种植,蜜梨的产量、品质均稳步提升。预计今年翠玉梨的亩产量约2000公斤,亩均收入可达1.5万元。
周巷镇蜜梨栽培总面积近万亩。近年来,该镇建立优新品种蜜梨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棚架栽培、管道喷药等技术,果农们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与普通黄花梨相比,‘翠玉’‘翠冠’上市早,口感好,身价高了数倍。”周巷镇农办负责人说,前年,该镇从省农科院引进蜜梨新品种“新玉”。去年,这种蜜梨新品每个售价达到20元。
经过多年产业培育,周巷蜜梨加快了“走出去”步伐。近年来,当地一些蜜梨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在周边地区开展蜜梨规模化种植。“‘转战’外地后,梨农们进一步提升了产业规模和效益。”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种梨能手们在外承包土地建梨园,将优新品种蜜梨以及相关标准推广至外地,进一步擦亮了周巷蜜梨这张“金名片”。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