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葡萄一般每亩种植200株左右,而葡萄大树冠栽培模式则每亩种植50株,采用“一”字型“H”型或“王”字型等整形模式。
技术优点
通风透光特别良好,省工三分之一以上,病害显著减少,管理简便,容易实施标准化栽培,投入总成本节约三分之一以上。葡萄提早成熟、着色更好、品质更优、丰产稳产,树下可以套种其它农作物,增收显著。
技术要点
1.种植密度:株距为5-20米,行距为2.5-5.6米或更宽。树型采用“一”字型、“H”型或“王”字型。
2.适宜品种:”夏黑””早夏黑””阳光玫瑰””红地球””红富士””维多利亚””巨峰”等。
3.苗木选择:新建园地可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完整的苗木或老葡萄园移植;老葡萄园改造的,应选择生长良好的植株进行改造。
4.种植模式:老葡萄园改造的,一般采用“一”字型,就地增加土层厚度或采用控根器围起来(控根器高度30-40厘米,圆圈直径1-2.5米);新种植的葡萄园,一般采用“H”字型,就地增加土层厚度或采用控根器围起来(控根器高度30-40厘米,圆圈直径1-2.5米)。
5.肥料施用:第一年新种植的葡萄树,每株使用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或经充分发酵的鸡粪或猪粪200-500公斤,肥料与土壤按照1∶5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待葡萄苗生长至1米左右,根据长势浇施数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或经充分发酵的鸡粪或猪粪200-500公斤,并与土充分搅拌均匀,促使幼树快速生长。
老葡萄园改造的,基肥每株施生物有机肥100-200公斤,根据品种及长势以氮肥为主适当施萌芽肥,壮果肥每株分2-3次施高钾复合肥3-5公斤,着色肥每株施硫酸钾1-3公斤。葡萄采收后,施以氮肥为主采果肥。施肥应结合品种、长势、挂果量、肥料种类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6.水分管理:建议使用微喷,主管从架上过,每株葡萄一个喷头,也可使用滴灌供水,确保水分供应。
7.新梢管理:新种植的葡萄新梢生长到1.6米左右,进行摘心,而后待顶端两个副梢生长至1.3米左右,进行第二次摘心,后面发的副梢留3-4片叶摘心。若采用“一”字型的,最顶端一个副梢生长至1米左右,进行第三次摘心,其后面发的副梢每20厘米左右留一个并留3-4片叶摘心,以后主梢及副梢处理同前。若采用“H”型的,最顶端二个副梢生长至1米左右,进行第三次摘心,其后面发的副梢每20厘米左右留一个并留3-4片叶摘心,以后主梢及副梢处理同前。为以后绑梢更方便,主蔓应低于架面15厘米,将其固定在钢丝上。
8.花果管理:根据不同品种定花序数量,进行花序整形、拉花序、无核化、膨大处理等,并进行必要的疏果或疏穗,每米蔓挂5-10串左右葡萄(每串葡萄0.5-1公斤,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果穗),以控制产量,确保果实质量。
9.病虫害防治:与常规的种植模式相比发病更少,防治更简单。重点防治葡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及螨类、叶蝉、天牛等,预防日灼、缺镁、缺钙等。
10.冬季整形修剪:按照不同品种以及长势,结果母枝采用留一芽或2芽的超短枝修剪,同侧相邻结果母枝间距20厘米左右,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结果母枝适当多留几个芽,以补空缺。
徐小菊 贾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