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大豆企业都用“过冬”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产能过剩,行业恶性竞争,外资控制定价权,这就是国内大豆行业的“冬天”。严寒中,简单的“猫冬”已不能让企业等到春天。秉持“诚信、责任、敬业、忠诚”的企业核心文化,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三集团)坚持以振兴中国大豆产业为己任,不断全面深化改革,打拼出了自己的春天。
九三集团的前身是九三油脂化工厂,是北大荒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扬勇于突破、敢闯新路的“拓荒精神”,全力解决黑土优质大豆“原字号”“粗字号”的问题而创办的。在34年的发展历程中,九三始终以为社会提供健康食品为宗旨,从年加工6万吨大豆的油脂化工厂,发展到目前年加工大豆总能力12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450亿元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领军企业,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
在九三集团的加工车间内,“智能工厂”和“智慧九三”的理念深入人心。集团副总裁牟欣伦告诉记者:“车间只有24名一线工人,但生产线实现了24小时运作,每天能生产出600吨大豆油。”近年来,该集团先后从美国、瑞典、加拿大引进了5000余台(套)先进设备和数控系统,分别应用在大豆初加工、深加工和餐桌食品生产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和现代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智能化是外在‘硬件’,真正决定企业发展走向的是我们九三的核心文化,这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牟欣伦说,公司深入贯彻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并且进一步提炼升华出以“高尚文化”为中心内核,具有九三集团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34年发展历程中,九三集团始终在不断解剖自己、直面问题的“自省精神”和勇于应变、不断开辟新天地的“变革精神”指引下,一步步“走出垦区,走进省城,走向沿海,融入世界”,现已在全国拥有14个生产子公司和2个位于香港、芝加哥的贸易公司,9个涉足营销、物流、农产品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专业化公司,5个参股公司,年可生产食用油220万吨,蛋白饲料960万吨,大豆和油脂加工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九三集团副总裁牟欣伦(右一)向记者介绍“九三”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