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奶源者得天下。”完达山一直信奉着这一句话。
北纬42°至47°被誉为“世界黄金奶源带”。完达山的奶源几乎都分布在这区间,而且还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
地处黑龙江省东部的密山市、虎林市和宝清县交界处的八五一一农场垦荒人奶牛基地——将军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完达山奶源基地之一。记者在基地看到,奶牛住的是带电动气窗的宽敞牛舍,吃的是科学配比的营养餐,喝的是电控恒温水,听的是舒缓轻音乐,睡的是橡胶加海绵的“席梦思”。在牛舍呆腻了,奶牛们还能到“操场”上散步。
将军牧业总经理牟成武向记者介绍,基地养殖的都是纯种荷斯坦奶牛,坚持“以牛为本”的标准化饲养,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全部精心照料,奶牛们有专门的医生团队。“我们要确保从牧场出去的每一滴原奶,都是优质安全的。”据悉,目前基地共养殖了5700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可产奶奶牛有2000头,日产奶70多吨。
像将军牧场生活得如此惬意的荷斯坦奶牛,完达山有10万头。每天,各基地生产的原奶都以智能采乳的方式被采集,在GPS的监控下进行全程冷链运输,送往完达山乳业,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方能进入市场。原奶进入工厂后,每一道加工环节、每一个加工过程都全程跟踪检验,历经18道检验程序,238项检验层层严格把关。“我们车间生产线上共计有240个工人,是同规模企业生产线用工的四分之一,自动化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状态。”完达山阳光工厂厂长王春生向记者表示,工厂所配备的乳制品加工设备和工艺在国际上都是属于先进的,一系列操作全部由电脑控制,进行智能化生产。据了解,阳光工厂一条智能化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2万瓶鲜奶,工厂日生产能力达500吨。
记者用手机扫描了一瓶完达山鲜奶上的二维码,奶源地、采集时间、加工时间、保质期等信息一览无余。“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公司的每一瓶鲜奶,消费者都可以放心喝。”公司有关负责人刘思斯说。
近年来,完达山全产业链智能化布局逐步覆盖全产业链。上游,完达山现代化牧场信息化可追溯系统实现了牛群产乳、饲养饲料、疾病与防疫等管理功能,实现了牧场生鲜乳生产、储运过程的远程实时监控;中游,围绕产品品质建设智能化工厂,组建自动化生产线,应用智能化立体仓储管理系统;下游,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涵盖了奶源、生产、检验、成品出库至物流、市场等全过程。
自1958年创建以来,经历三代人的辛勤耕耘,完达山乳业如今已拥有资产总额38亿元,下辖24家分、子公司,年加工鲜奶能力80万吨,可生产奶粉、液态奶、豆制品等11大系列近150个品种,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产品远销东南亚和非洲。完达山产品问世60多年以来,在国家权威部门历年的抽检当中,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4次蝉联国家食品质量最高奖——国家银质奖章,是中国乳品质量的标杆。
完达山乳业的检验人员正在检验即将上市的乳制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