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七色土

三代人的国庆节

  □岁月如歌 马从春/文
  国庆节前的一个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到外面聚餐。大街上充满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望着饭店窗外街头摆放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桌子上丰盛的饭菜,父亲颇有感触,向我们讲述了他小时候国庆节的情景。
  父亲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国庆节,名字里也有个“国”字,与国庆非常有缘。每逢国庆节,他都高兴得像过年一般,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一天不仅是他的生日,也是新中国的生日。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日子艰难物资紧张,很多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很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票证时代,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想做件新衣服,也要用布票买布。在不多的国营商店前,总能见到人山人海的排队长龙。
  听父亲说完,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国庆节。作为“80后”,那时候温饱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每次到国庆节,我总是会向大人要钱买东西吃。那时候的食品店,有一些花花绿绿的水果糖,一角钱一个,很好吃。过节的时候,母亲准备几个好菜,父亲给我两角钱,我飞也似地跑向学校门口的小商店,买零食解馋。
  听完我们这样说,一旁的儿子似乎有些不可理解。小家伙抓抓脑袋,说:“爷爷小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太苦了。爸爸小时候最好的零食就是水果糖,现在都没人吃了。还是我们现在好,超市里有的是薯片、饼干、火腿肠,肯德基里还有鸡腿、汉堡和薯条。”听着他一口气说这么多好吃的,我笑着对他说:“这就是幸福。祖国强大了,人们生活好了,要好好珍惜。”他听了,使劲地点了点头。
  三代人的国庆节,演绎着生活的变迁。短短几十年,国家由贫穷到富有,人民群众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物质极大丰富,党领导我们一路走来,并将一如既往地带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怀揣着沉甸甸的中国梦,走向一个伟大的盛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