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伟华来稿说,永康市自去年试点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绿窗”模式后,今年正式出台《永康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目前,“绿窗”模式已在该市16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行,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农村“三资”管理安全防线,不禁让人为之叫好。
农村的资产、资源、资金,无论是流水账明细,还是村干部报酬以及资产资源经营情况,都是村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可时下有的村虽然也有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但分类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有的公开时有了“明”却不“细”,让村民看后仍是“一头雾水”;更有甚者,将一些不合理的财务开支,笼统放到了其他栏目中,一蒙了之,村民意见很大。这样的村务公开,自然难以让村民满意和信任。
笔者以为,永康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绿窗”模式好就好在,在不改变村级“三资”权属和监督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把村级财务代理的会计业务与监督职能、审计业务分离,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银行代理,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解决了原先“三资”中心人员稳定性差,专业水平低的问题。还通过银行代理会计和镇街专人监督的“双审核”以及村务公开栏和电子账的“双公开”制度,确保所有“三资”票据的合规、真实,不仅把牢了村级“三资”管理的“安全阀”,而且每一笔账都‘晒’得清楚明白,让村民看得清楚明白,增加了对村干部的满意率和信任度,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同时,也有效地构建了保护村干部、保护集体资产的“防火墙”。这样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