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畜牧总站出台《王一成畜牧产业服务团队工作方案》(2019-2021年),明确提出要以深化服务为抓手,提升精准服务水平;以强化培养为抓手,提升传帮带服务能力;以创新推广为抓手,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深化“点对点”服务。整合团队专家力量,建立“一对多”“多对一”相对固定的服务联系制度。针对当前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康养殖等难点、热点,编印技术服务手册,提出有针对性措施,提高解决问题的精准性、及时性。
开展全链条服务。结合“三服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向各产业主体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送服务。对畜禽品种、疫病防控、环保饲料应用、健康养殖、废弃物治理等环节制作菜单式服务项目,开展全链条指导服务。
培养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加强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人才培养,力争全省总数量达到1000名左右,全面提升畜牧兽医技术队伍服务能力。
提升主体管理人员素质。借助团队专家和农业教学平台,聚集畜牧业新农人、农创客、牧二代和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参与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更新培训、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提升班、农创客专题培训、主体能力提升培训等学习教育,不断开拓视野,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团队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师带徒”关系,培养一批畜牧业乡土专家。
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深化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交流协作,以省科技厅重点研发、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等项目为抓手,加强重大科研和“卡脖子”技术的联合攻关,在非洲猪瘟防控、数字化智慧牧场建设、规模猪场养殖污染减排、家禽绿色健康养殖、疫病综合防控、湖羊等草食动物生态高效养殖、中蜂高效健康养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力争每年解决2-3项技术难题。
示范推广一批关键技术。以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核心,以王一成服务团队为依托,重点突出生猪、家禽产业,强化非洲猪瘟防控,推进节水、节料、节药、减臭和环保型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实施地方猪品种体细胞和冻精等遗传物质保种工作,大力提升母猪年育成数、饲料转化率、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人均劳动生产率等水平。
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