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些日子我省3家单位、4名个人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后,近日,省政府通报表扬了全省公益林建设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杭州市林水局等50个集体和叶绍存等199名个人榜上有名。与此同时,省林科院张建(现任职省林业资金管理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陈思宇3名林业科技特派员受到全国通报表扬。
2019年是我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5周年。15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做好全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各项工作,公益林建设布局日趋合理,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惠民政策逐一落实,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目前,全省有省级以上公益林4548.6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7%,林地面积的45.9%,累计发放补偿资金135亿元。公益林建设成为浙江林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惠农最广、生态功能最全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其中,涌现出一批勇于担当、拼搏奉献、吃苦耐劳的集体和个人,为开创我省生态文明新局面、扎实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20年来,省林业局一直高度重视林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在人员选派、项目支持、派驻地指导、工作交流、生活关心等方面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形成了个人特派员结对项目、团队特派员服务产业、法人特派员支撑全县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获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已累计向全省25个县(区)94个欠发达乡镇派驻了728人次的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26个团队科技特派员、2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实施了一大批项目,带动了一大批地方产业,锻炼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员,取得了一大批荣誉,多次获得“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多人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人获得“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称号,1人获得“浙江省功勋科技特派员”称号。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如今,之江大地上到处都有林业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的身影,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尽己之力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沈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