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遂昌县文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的《遂昌作家走进公益林创作采风》活动,先后到湖山、云烽、王村口、龙洋、垵口等乡镇林区采风。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随着公益林建设的深入,林区“砍伐经济”发生了巨变,昔日“砍树人”变成今日“看树人”。
森林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摇篮。上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温饱问题,遂昌出现大面积毁林种粮的现象。之后,人们又把砍伐林木作为发展林区经济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森林的发展和保护。自2000年初起,遂昌人开始放下砍树的斧头,拿起植树的锄头,大力发展森林经济,发展生态公益林,使全县森林走向良性发展。
在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负责人的陪同下,采风团来到云峰街道同心村,村书记陈根林重点介绍了清水源自然村的公益林建设情况。该村有林业用地5.88万亩,其中公益林5.45万亩,森林覆盖率95%,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林区村,是全县发展公益林最好的村。2018年领取公益林补贴190.75万元,户均1.7万元。该村保护森林、经营公益林已从以前上门动员的被动局面,变为人人响应、主动参与。村里成立了护林队,为加强队伍建设,护林队长邱建平还带着队员到建德市寿昌基地参加直升机降落训练,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县林业局为每位队员配备一只考勤监控手机,随时掌握护林情况,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为解决护林员的后顾之忧,除每月发给固定工资外,还为每人交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如何从“砍树”转向“看树”?王村口镇吴处村书记雷飞峰的介绍最有说服力。他说,吴处村土地总面积3.6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57万亩,过去全村经济来源以砍伐树木为主,每年计划采伐6000立方米,实际采伐近1万立方米,对山林造成严重破坏。自经营公益林以来,不但保护了森林,公益林补贴也是一笔可观收入。如今,全村有公益林2.52万亩,每年领取公益林补贴达88.2万元,而且山上的木材还在继续生长,尝到甜头的村民都不愿砍伐林木了,过去争着要采伐指标,现在争着要把承包林划入公益林。2018年全村砍伐树木仅几百立方米,而且多数是病虫损害、大雪压坏的残次林。
遂昌是省重点林区县,有林业用地3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7.1%。建设公益林,激活了遂昌林区经济,也护住了绿水青山。如今,遂昌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228.7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68.9%,建设规模居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的 81.3%增加到目前的83.47%。最新监测显示,全县公益林生态总效益达162.58亿元,各林区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4608个。随着公益林建设的深入,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发挥。
近年来,遂昌县依托公益林和天然林发展森林休闲游、林下经济等,成效显著。2018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08亿元,依托绿水青山的山区旅游“遂昌模式”已成为全国典范,获评“中国最美特色旅游小城”。
张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