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提高质量,才能繁荣兴旺

——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现场参观记

  □本报记者 李军
  勇立潮头,活力迸发,“浙”里乡村产业繁荣兴旺、魅力无限。14日,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慈溪市召开。当天上午,省委副秘书长李波、省政府副秘书长蒋珍贵、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等与会代表,参观了海通食品集团、坎墩大学生农创园、崇寿镇傅家路村、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实地感受我省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智慧工厂管理平台、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一走进海通食品集团,与会代表们便被该集团科技化、数字化的智能化管理方式所吸引。
  “我们集团是一家以果蔬加工为主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能超过15万吨,去年实现销售额18亿元。”讲解员介绍说,近年来,该集团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不断推进科研创新,积极发展加盟农场、合作农场,目前已带动10.1万户农户实现增收。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元杰现场“点评”说。
  坎墩大学生农创园位于慈溪城区北部,占地3280亩。近年来,该园持续出台租金、项目等补贴,提供产销、技术、金融、农事等服务,努力解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目前,已吸引20多位“新农人”入驻,有效带动了园区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电商农业等新型业态的发展。
  “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必须有像坎墩大学生农创园这样的平台。”几位代表感叹道,高质量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离不开一批“领头雁”,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会有更多保障。
  走进傅家路村,只见该村家家户户绿植点缀,鲜花争艳,引得与会代表们纷纷拍照留影。近年来,傅家路村不断做大做强浙麦冬乡土特色产业,并依托慈溪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壮大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2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3.3万元。“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傅家路村村民苗文夫说。
  位于杭州湾南岸的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总面积15.5万亩,去年底被认定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近几年来,已累计投入60亿元,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51家,年产5600吨白玉菇、100万羽蛋鸡、50万公斤工厂化鳗鱼养殖等大批示范性项目落地生产,今年总产值预计可达48亿元。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来自杭州市的一位代表感慨道,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更多集聚和培育农业产业要素,真正实现“园区”搭台,企业“唱戏”,才能形成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