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蔬菜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作用,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生产技术水平,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省蔬菜瓜果播种面积约1076万亩,总产量约2110万吨,总产值约58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日前,省农技推广中心召开了2017-2019年蔬菜产业技术项目交流总结会,分享项目示范亮点成果。
设施化:让蔬菜生产更抗灾
苍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季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非常适宜栽培设施番茄。作为我省番茄生产主产地,目前,苍南全县设施番茄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总产值10亿多元,设施番茄已经成为苍南现代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苍南县龙新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苍南县龙港镇新光村,是全省2017-2019年蔬菜产业技术项目“设施番茄减肥减药技术示范”的实施主体,该项目核心示范面积52亩,辐射带动面积220亩。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地番茄全部采用大棚嫁接育苗越冬种植,引进示范抗病番茄新品种,集成示范嫁接育苗、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及轮作等“肥药双减”技术,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及人工成本,抗灾能力也明显提升。“开展试验前,原来52亩番茄每次施肥需要花两天时间才能完成,滴灌系统安装完成后,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施肥,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用工。”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基地还应用高效水溶性肥料替代传统化肥,化肥施用量比原先减少三分之一,番茄品质明显提高,增产15%左右,优质果比例也提高10%。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模式与集约化育苗等配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由此形成了越冬提早保温栽培、春秋季避雨栽培、夏季遮荫降温栽培和防虫隔离栽培等设施蔬菜高质高效生产方式,实现了大棚设施的全年综合高效利用。
经过多年来的引导培育,我省特色鲜明、品种集中的规模化、专业化设施蔬菜基地不断发展。如苍南、平阳、黄岩、金东的大棚番茄,嘉善的大棚茄子、瓠瓜,台州、宁波、嘉兴的大棚西甜瓜,建德、奉化、临海的大棚草莓,平湖、长兴、富阳的大棚芦笋,设施蔬菜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今年我省设施蔬菜面积143万亩,产量459万吨,产值133亿元,同比上年实现“三增”。
循环化:让蔬菜生产更绿色
芦笋产业是平湖市蔬菜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当地芦笋种植面积9000多亩,年产值超亿元。但芦笋收割后,会产生大量茎叶废料。如何让这些农业废弃物实现循环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从2017年开始,我省在平湖开展“芦笋循环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在当地两家种植基地开展芦笋母茎废料、嫩茎废料资源化利用技术试验示范。
平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改变了“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排放”的传统模式,用芦笋母茎废料腐熟还田、芦笋嫩茎废料作酵素肥等方法,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采用该技术后,试验基地的芦笋病虫害明显减少,每年农药防治次数比原来减少五次,按每亩每次节省50元用药成本计算,每亩地每年可节省农药成本250元。
据悉,2017-2018年,平湖全市累计推广芦笋循环优质高效技术1.4万多亩,芦笋田平均亩产1488公斤,亩产值12375元,经济效益良好。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在各地试验集中收集茭白、番茄、瓜类等蔬菜残体,粉碎发酵处理后就地还田,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在平湖、嘉善等地推广芦笋母茎废料还田、菌渣还田等技术,起到疏松改良土壤作用;在缙云、磐安、余杭等地进行茭白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轮作化:让蔬菜生产更生态
连作障碍一直是困扰蔬菜生产的一大难题。为探索解决连作障碍的办法,近两年,我省在金华金东区实施“菜稻轮作模式示范项目”,在162亩示范基地开展“莴苣-水稻-芹菜-番茄-芹菜”两年轮作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示范。通过两年多的“菜稻轮作”,基地土壤性状明显好转,蔬菜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每年可减少农药用量10%,特别是50亩核心示范区内,蔬菜每亩效益增加2090元,年增效益10.4万元。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设施番茄减肥减药技术示范项目”中,也开展了“番茄-水稻”轮作试验,基地9月播种番茄苗,2月采收,5月番茄结束后栽插水稻,9月收割。试验发现,番茄与水稻轮作后,土壤中的番茄枯萎病菌量减少,抑菌效果明显,番茄精品果可提高20%,亩产达到7100公斤,产值12600元,经济效益可观。
据悉,近年来,我省重点推广“菜稻轮作”模式、水浸洗盐、土壤调理剂、高温闷棚和石灰氮消毒等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年推广应用“大棚蔬菜(西甜瓜或草莓)-水稻”轮作、“西兰花(芥菜)-早稻”轮作等新型粮经结合种植模式约100万亩,不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缓解了蔬菜连作障碍,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提高蔬菜瓜果产量品质,而且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生态经济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