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浙江畜牧兽医

冬春季易发的羊佝偻病咋防治

  羊佝偻病是羔羊在生长发育期中,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骨骼变形的疾病,多发生在冬季初春季节。
  病因
  该病主要由于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及日光照射不够,以致哺乳羔羊体内维生素D缺乏;妊娠母羊或哺乳羊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圈舍潮湿、污浊、阴暗,羊消化不良,营养不佳,也可成为该病的诱因。放牧母羊秋膘差,冬季补饲不足,春季产羔,羔羊更易发生此病。
  诊断
  病羊轻者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异嗜,喜卧,呆滞,卧地起立缓慢,四肢负重困难,行走步态摇摆,或出现跛行。触诊关节有疼痛反应,病程稍长则关节肿大,以腕关节、跖关节、球关节较为明显。长骨弯曲,四肢可以展开,形如青蛙。后期病羊以腕关节着地爬行,后躯不能抬起,重症者卧地。
  防治
  1.改善和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加强运动和放牧,多给青饲料,补喂骨粉,增加幼羔的日照时间。
  2.药物治疗:可用维生素AD液3毫升,肌肉注射;精制鱼肝油3毫升,灌服或肌肉注射,每周2次。为了补充钙制剂,可用10%葡萄糖酸钙液5~10毫升,静脉注射(或口服10毫升);也可用维丁胶性钙2毫升,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用3次。
  3.若大群发病,宜采用以下方法防治:①用维生素D2按说明书剂量口服2周。②鱼粉每天15克,拌料喂食,连用3周。③葡萄糖酸钙粉或多维糖钙粉每天1.5克,拌料喂服,连用1个月。④对严重四肢关节变形者宜用竹板固定矫形,促进关节康复。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