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3个月的时间,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工商银行的存款就流走了1000多万元。这都是当地县委一纸红头文件起的作用。
今年4月份,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托克逊县支持农村信用社储蓄及信贷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规定,全县财政供养范畴内的机关、事业、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县农村信用社存储。县级干部和高级职称获得者每人须向当地农村信用社存款3万元,科级2万元,一般干部1万元,存款期限为两年。截至6月底,全县干部群众已向信用社存款1400多万元。
决定下发那个红头文件的那一刻起,县委书记王家斌就面临着政策风险。他想利用带有强制的“揽储”方式,暂时缓解农村生产资金紧张的状况,从本地经济发展长期受资金困扰的窘境中突围出来。“帮信用社就是帮农民,就是帮我们自己啊。”
据有关资料显示,西部县域经济正成为被金融机构“遗忘的角落”。近几年,由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不景气,以及地区信用环境恶劣等诸多原因,工、中、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县级支行被大幅度撤并,县内许多企业想贷款也找不到“庙门”。与商业银行形成反差的是,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几乎包办了全县农业贷款的全部,占各金融单位给农村贷款总额的98%。(摘自《中国青年报》 刘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