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邵东春) 今年第13号台风“韦帕”刚走,强台风“罗莎”又来,给我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岱山人正在探索将“风害”转化为“风经济”。
岱山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是全国仅有的几个最佳风能区之一。抓住国家发展再生能源的机遇,岱山把风电场建设列入了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规划,测明全县风能分布情况,努力把岱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风能利用基地。
2005年底开工建设的衢山风力发电厂,目前已完成了变电所的建设,内部的变电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可完成全部前期工作。据介绍,当48台风机全部投入运行后,衢山大型风电场年发电能力可达9000万千瓦时,相当于目前舟山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八分之一,可节省标准煤3.6万吨。9月下旬,省政府将岱山县长涂岛风电场建设项目列入2007年度省级重点项目,目前测风工作正在进行中。岱山县正积极做好岱山本岛、长涂岛及附近海域风电场开发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完成岱山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规划,并力争建成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
东沙镇燕窝山景区内的拷门大坝号称“浙江抗台第一大坝”,这里是岱山岛的风口浪尖。在这条大坝的南北两端分别矗立着两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北端的中国台风博物馆一期主馆于2003年12月建成开馆,南端的二期展馆于2006年9月开馆迎客。这两座展馆的建成被誉为“开创了国内灾难体验旅游先河”。特别是二期展馆,突出了寓教于乐的特点,如玩风、摄风、乘风、驭风等10个大型仿真模拟游戏娱乐项目,集教育性、互动性、娱乐性于一体。该馆开馆第一年,就迎来了10多万人次的游客。近两年,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万元左右;今年1至9月已收入8.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