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创业典型

冯绍法:从贫困户到贩销专业户

  一个昔日穷得叮口当响的贫困户,10多年来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江山市小有名气的农副产品贩销专业户,走上了勤劳创业致富路。他,就是江山市大桥镇芳莲村的冯绍法。
  冯绍法初中毕业后种过田,打过工。10多年前,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年老体弱,全家人生活的重担便落在了他与哥哥的身上。
  1991年12月,冯绍法与碗窑乡外垄村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并在女方家生活。在外打工多年的冯绍法发现,外垄村离江山城里只有2公里路,且交通便捷,比较适合做农副产品买卖。于是,他把想做农副产品贩销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没有本钱,他们就卖掉了家中的两头大肥猪和20多只鸡鹅鸭,又到亲友处借了些钱,开始做起了小本生意。
  细心的冯绍法发现,双溪口乡十罗洋产的名优茶和江山绿牡丹茶叶市场销路前景看好。1993年3月,他便做起了贩销茶叶的生意。刚开始时,因无钱租店面,他只得天天走街穿巷兜售,结果生意清淡。善动脑筋的冯绍法从中悟出一条道理:要想打开销路赚大钱,必须走外销批发之路。几经辗转,冯绍法把150公斤高、低档茶叶运往杭州销售。谁知杭州高、低档茶叶难销,中档茶叶好销。结果,亏了300多元钱。但冯绍法并不气馁,他针对市场需求,突击运了一批中档茶叶到杭州,果然很快销售一空,250公斤茶叶赚了1000多元。冯绍法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又先后把茶叶销往宁波、上海等地,收入颇丰。接着他又贩销起西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此,冯绍法贩销农副产品的积极性一发不可收。春天卖茶叶,夏天卖西瓜,秋天又做起了猕猴桃生意,冬天则卖鸡鹅鸭及羊肉,唱起贩销农副产品的“四季致富歌”。由于冯绍法为人厚道,服务周到,诚信经营,又不短斤少两,因而深受客商及消费者信赖,生意越做越红火,去年收入达十多万元。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回报,勤劳创业致富的冯绍法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家里建起了造型美观的楼房,乡下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徐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