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并呈现了规模扩大、领域拓展、运行规范、联结紧密、竞争有力的良好格局。但总体而言,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集中表现为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运行不够规范,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支持政策有待完善等多个方面。为全面提升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新发展机制,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带动面。积极鼓励农村种养大户、贩销大户、农机大户、农技推广机构、基层供销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牵头兴办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扩大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带动面。争取在特色优势产业中重点培育一批产权安排平衡、治理结构健全、分配制度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大型合作社。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带动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竞争力。要以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五化”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品牌和市场建设。以做大做强合作社为目标,打破区域界限,推进合作社按行业类别、产品属性重组联合,提升合作社竞争能力。
三、创新政策支撑机制,进一步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信贷、金融、用地、用电、保险、人才引进等支持政策的落实。加大扶持力度,重点资助一些有产业基础、群众欢迎、带动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现代流通业、建设公共物流平台和营销平台。
四、创新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运行质量。着力增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组织约束力、民主管理能力、内部控制力和品牌影响力,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服务。从合作社的组织运行、社员收益、组织发展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各类合作社朝着既有竞争力又有凝聚力的方向发展。建立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淘汰机制进一步提高示范效果。建立合作社辅导员制度,选派或指定优秀干部组成合作社财务辅导员队伍,实行结对帮扶。着力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合作社发展的业务干部和一批善于经营管理的合作社负责人及社员骨干。此外,要加强对农民的合作教育,培养一批懂技术、善合作、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作者单位:省农业厅经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