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推进规模种粮发展粮食生产

  占才水
  今年,江山市农技推广中心对该市规模种粮农户开展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规模种粮是破解种粮效益低、发展粮食生产的必由之路。
  经调查,江山市大桥新生粮食合作社林发忠、峡口镇柴林富和徐盘柏、贺村镇阮银林、坛石镇王植勇等5户种粮大户,今年共栽培早稻1919亩,平均亩纯收益为105元,比去年的亩均纯收益87.8元增长约二成。预计全年亩均收益可达200-250元。其中,承包水田1600多亩的林发忠,由于种稻全程实行机械化,今年他种的1000亩早稻,纯收益达16.9万元,亩均169元。再加上600亩单季晚稻和1000亩双季晚稻的收入,预计今年林发忠种早、晚稻可纯赚20万元以上。这还不含政府补助给他的15万元左右的种粮补贴。
  但对一般的种粮农户来说,虽然单位效益好于规模大户,但由于种植面积少,国家加大种粮补贴的举措却对其增效不明显。据调查,去年普通种粮户种早稻的亩均纯收益为182.2元,种双晚为173元,亩均总收益为355.2元。但由于户均种粮面积仅2.7亩,辛辛苦苦一年,纯收益才959元(不含国家每亩的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补贴15元左右)。今年,国家虽然增加了种粮补贴,但由于农资涨价等因素,一般农户即使早、晚稻都种,预计亩纯收益才358元,以每户种2.7亩计算,一户一年种稻的纯收益也不过千把元。
  调查还表明,规模种粮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普通农户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往往只种一季水稻;而规模种粮户为了大幅度提高机械利用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多种一茬就多一次收成,因而粮食的复种指数就比一般农户高得多。去年规模种粮农户种植早稻的比例比一般农户高出30.9个百分点,今年则提高到37个百分点,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有的种粮大户还利用冬季种油菜、榨菜增加收入,使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
  此外,规模种粮还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据调查,去年规模种粮户的亩均农机投入达573元,每个劳力种粮面积达48.3亩;而一般农户基本没有农机投入,平均每个劳力种粮面积才1.8亩。
  但也必须清醒看到,目前还有许多制约规模大户发展的因素。一是连片承包大田难。部分农户宁可种一季、甚至荒芜,也不愿将承包田转让。这就需要各地加强引导,促使缺劳力、缺技术农户的农田向规模大户流转。二是目前实行的种粮补贴有一定缺陷。种粮大户种了粮,往往享受不到农资综合直补等多项补贴。如果在直补政策上作些调整,真正做到谁种粮补贴谁,更能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三是种粮大户目前感到最大的压力是农机投入问题。如果财政适当提高种粮大户购机补贴比例,金融部门像居民购房一样为农机购买者提供按揭贷款等,就可有效促进规模大户的购机热情,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作者单位:江山市农技推广中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