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美华)记者从省植保检疫局获悉,今年,我省粮油作物主要病虫仍呈重发态势,尤其是水稻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趋势仍较为严峻。一代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为中等偏重发生,稻瘟病在山区半山区部分感病品种上有偏重流行的可能,水稻病毒病的范围将继续扩大。
据分析,2009年,我省以单季晚稻为主的种植格局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而单季晚稻对病虫的发生和发展较为有利。浙南、浙中稻区单双季稻的混栽,不但为多种病虫的发生提供了“桥梁田”,而且零星种植的早稻和连作晚稻也是害虫集中危害稻田。目前我省的水稻主栽品种大多数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抗性,但这些品种对褐飞虱、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等大多抗性较差,再加上在稻瘟病易发区还种植了一定数量高感稻瘟病的品种,因此,若气候条件适宜,可能加重病虫发生。
针对今年粮油病虫发生态势,省植保检疫局有关专家建议,全省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病虫害的监测,做好预测预警工作,并建立重大病虫害防控预案。同时,要切实做好防控技术的指导工作,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还要做好病虫防治的药剂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