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几 年来,龙游的福寿螺发生面积一直保持在0.15%左右,并有随溪流扩散的潜在危险。为此,该县提出了以下的防治策略:
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当前正是集中消灭的有利时机。因此,要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
开展稻田养鸭等生物防治工作。2007年该县横山镇志棠畈 23亩稻田养鸭400只,只有零星成螺,对水稻没有发生危害。2008年继续放养500只鸭子,结果没有发现福寿螺,灭螺增效明显。
另外人工捕螺摘卵是减少螺量和控制扩散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特点。
(龙宝)
链接:
福寿螺属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是新的有害生物。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芡实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都是福寿螺的寄主。福寿螺孵化后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