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黄岩瓜农种瓜与众不同

一根藤上收十只西瓜

  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台州农博会上,售价高达每公斤7.6元的“红耘牌”、“早佳8424”西瓜成了抢手货,销售商黄岩西乡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的郑开舜说:“博览会期间,每天销售额达十万元。”
  其实,这批西瓜是黄岩瓜农从海南三亚运到台州的。因为冬季海南省的光照最足,黄岩瓜农就“追着太阳种西瓜”。他们每年9月就去那里种瓜,12月份“海南西瓜”就可以上市了。
  发展异地种瓜的同时,黄岩瓜农还不忘将现代农业科技运用到种瓜生产中。在上海闵行种瓜的黄岩籍瓜农、上海冯氏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监冯贤兴回忆说:“当年,瓜农们在外种的都是露天西瓜,产量很低,西瓜每年只能采摘一次,一般一株西瓜只能收成一只瓜。现在,瓜农们都搞科学种瓜,西瓜产量很高,主要依靠发达的现代农业科技。”
  据了解,西瓜栽培通常有夏季栽培、秋季栽培、早熟栽培等方法。冬春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大棚技术。冯贤兴介绍,大棚横跨度最大的可达8米,大棚内可连套横跨分别为6米、4米、2米的大中棚和小型棚。因此,在小棚内部,即使在冬日,日照下中午温度也可达摄氏30度以上,非常适宜西瓜的生长。
  瓜农们对育苗、移苗、剪枝、施肥等每一环节均采用科学操作。比如,在大棚内采用膜下滴灌进行湿度控制,采用气肥(二氧化碳)增施进行气体调节。又如,在西瓜嫁接中采用“葫芦砧1号”和“神力通”作为砧木,大大提高了西瓜嫁接的成活率。人工对花(人工传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西瓜产量,一株西瓜通常可对花四五次,采摘五六只瓜。据瓜农应明富回忆,一株西瓜做多时采摘过十只西瓜。
  品种选择也是黄岩瓜农“取胜”的法宝。他们从新疆农科院引进的“早佳8424”属早熟杂交一代品种,单瓜重达5公斤,亩产达3000公斤。他们还从日本引进中心折光糖含量12%以上、口感极佳的小型西瓜杂交一代品种“早春红玉”,从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引进果肉呈金黄色、肉质细嫩脆爽的杂交一代品种“特小凤”,深受消费者喜爱。
(吴必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