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留处/□陈可礼
快活岭是一个小山村,离磐安县城不远,驱车走在那弯弯曲曲的康庄公路上,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停车驻脚,远眺,山不高但很绿;仰望,蓝天白云;近闻,野草飘香。
一路游走,那悠悠竹园,那楼房农屋,那漫山遍野的绿……顷刻间,我仿佛梦回从前——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在快活岭从上午玩到下午,吃正宗野味,登虎啸山顶,尝农家土菜,品郊外烧烤。阳光,青山,黑土;水牛,天鹅,白兔;钓鱼,喝茶,写诗。儿子说:生活原来如此芬芳多彩,不做作业多好。
那天,儿子第一次看到水车,我有意带他玩一玩。踏上那个木疙瘩,儿子一次又一次地从木轴中滑了下来。多次实践之后,他终于总结出了巧门,“双手要虚实结合,双脚要错落有致”。于是,溪水源源不断地从车箱中涌出,流入了田里,也流进了我们的心里。
品一品,真山真水真空气;摸一摸,梦回千年在眼前。快活岭最富特色的,当然的是那排木屋。我不想数那里有几间房,因为我们住一间就足够了;我也不想去考究它有多久的历史,我总认为它远比钢筋水泥来得沉重。据说:这个地方李白路过,陆游来过,萧统住过。儿子是带着天真和怀想奔跑着,以“咚、咚、咚”为旋律,跑上楼的,他在最后一步楼梯上忽然坐了下来。我则慢慢地,一步一停顿地走着,走在这楼梯上,让人有步步升高的感觉。当我走到儿子身旁时,儿子说:“爸爸,你也坐在这楼梯上,闭着眼睛想,使劲地想,那感觉真是相当的……”
我不知道儿子那“相当的”是什么?第二天,儿子告诉我:“昨天晚上,我做好了所有的作业,并且写了两篇作文,一篇是《有一样工具叫水车》,一篇是《走上楼梯》,从古写到今,从虚写到实。看完儿子的作文,我深受感动。我想,从今以后,我不用再为儿子的作业和作文担心了。
感谢快活岭。感谢快活岭的那具水车。感谢快活岭的那幢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