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早春赏梅品梅联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梅花,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梅花有关,在这赏梅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梅花有关 的 对联,则更添赏梅的情趣。
  北宋书画家米芾喜欢梅花,曾撰有一联:“雪里红梅,雪映红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此联有静有动,色彩鲜明,犹如一幅活脱脱的“梅竹图”。
  明代才子解缙曾撰有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上联中的“蒲”、“桃”恰与“葡萄”谐音;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谐音。同时,将“蒲叶桃叶葡萄叶”归纳于“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体现于“春香秋香”,足见联语构思奇巧,新颖有趣。
  明代书法家赵宦光撰有一联自勉,联云:“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联语乍看描绘竹经霜而叶翠,梅浴雪而吐香,实为书法家借此勉励自己要像竹那样正直,似梅那般高洁的心迹,寓意含蓄,读来给人以启迪。
  清初文人王寿祚曾题金山草堂联,联云:“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杨柳风。”上联侧重视觉绘色,下联凭借听觉传神,把“梅花月”、“杨柳风”描绘得惟妙惟肖。
  苏州城西南的邓尉山为著名的赏梅胜地,景区内的闻馆联有一联:“寻宋商邱题咏遗文,入胜出幽,十里梅香归吐纳;访清高宗游观陈迹,抚今怀旧,四围山色感兴亡。”上联写清代商丘人宋荦任江苏巡抚时在邓尉山题“香雪海”的典故,下联提及清代乾隆皇帝在邓尉山赏梅时所书墨迹的御碑。联语巧用典故,给游人平添赏梅品联的情趣。
□文化随想/□缪士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