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建立生猪产销预警体系

  任锦芳 蒋涛
  生猪生产是一个周期性波动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大体经历了6次明显波动,特别是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犹如过山车,在经历了大幅上涨后又快速下跌至成本线附近。据有关部门预计,明年整个生猪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因此,建立完整有效的预警体系,对生猪产销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波动规律,不仅是保障生猪生产和稳定市场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加快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产销预警体系应包含三个子系统,即数据收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数据收集系统主要负责生猪生产、市场、加工及宏观经济领域的有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数据分析系统主要负责研究建立评价生猪产销形势的参数评价系统,它包括分析指标、模型分析和专家评估三个部分。预警预报系统主要是按确定的评价标准对未来生猪生产状况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发布机制,供企业和农户决策参考,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可分步实施:
  1.以现有价格监测为基础,初步开展生猪预测预报工作。重点是开展生猪及其产品价格监测,以猪粮比价分析、养猪成本效益分析为评价指标,分别设立红色、黄色和绿色预警状态,建立较完善的应急方案和政策体系。同时,不断积累预警预测工作经验,为完善体系构建创造条件。
  2.在生猪预测预报工作成熟时,按照预警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完善数据收集、分析与预警预报机制,并逐步向其它畜牧产业推广。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数据收集。完善监测点数量与质量,扩大覆盖范围,建立生产、贩销、屠宰加工、批发零售等整个生猪产销环节的数据收集系统;设立数据报送中心,统一指导监测点数据采集与报送工作;建立监测专用数据库,实现采集数据的自动汇总、分类、筛选与处理。
  二是数据分析。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生猪生产能力、养殖利润、生猪与猪肉差价分析,猪粮比、猪料比分析,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利润分配等;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专家库,对模型分析的预警信息进行必要的论证,判别其合理性。
  三是预警预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合理划分预警级别,确定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预警状态;建立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程序;建立相应预警预报工作制度。
  生猪产销监测预警是一项系统工程,省级要建立生猪产销监测预警专门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全省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并负责全省生猪产销的预警。各市也要在做好上报监测数据的同时,加强本区域内的数据分析与预报。另外,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也要组织力量,进行专项的分析与预报。要根据不同的预警状态,分别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启动相应程序。
(作者单位: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