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农村青年普遍遭遇“文化苦闷”

  “今晚干嘛?”“看电视,还能干嘛?”“要不到我家打麻将?三缺一!“行!”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云南省嵩明县青年李秀辉却与书无缘——家里没什么书籍,也没有报纸。要么看电视,要么打麻将,这就是当代农村青年普遍遭遇“文化苦闷”的真实写照。
  嵩明县距离省会城市昆明不过60公里,却像中国所有的小县城一样缺少“文化”。在李秀辉看来,基层年轻人最直接的文化消费虽然看起来不少,如购买DVD、书籍报刊等文化用品的投入在增加,但真正能让年轻人获得切身文化感受,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活动仍然少见。
  云南省文化厅社文处提供的数据显示,基层文化消费近年来呈明显增长态势,2008年的增幅将达到20~30%。但上述数据中的消费主力并非年轻人。农村青年对当下文化生活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普遍不高。
  嵩明县文化局副局长黄河认为,目前在农村文化工作中,重中老年文化建设、轻青年人文化需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几乎是全国基层的一个共性问题,农村文化本来就边缘,农村青年的文化生活则更边缘。目前基层开展的民乐、小戏等活动比较符合老年人的欣赏情趣,很难调动青年人的参与热情。
  (摘自《半月谈》 陈鹏/文2009年5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