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是一部正在热播的红色谍战剧,军统中统、特工卧底、真假夫妻……这些元素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拨开影视剧的娱乐化面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些惊心动魄的真实谍战。
中统的“细胞”战术
抗战之前,中统在上海地区的中心工作,就是打入共产党地下组织和其他反蒋集团中去活动。当时,中统上海区大力发展所谓的“细胞”,也就是特务的耳目。中统特工一旦在基层发现共产党嫌疑对象以后,并不马上逮捕,而是将他定为“说服对象”,派出劝降水平较高的特务对其进行威胁利诱,一些共产党基层党员有职业、有家庭,害怕失业,这样的谈话对于那些革命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会有作用,他们一般不会向党组织汇报,怕受到怀疑,被断绝组织关系,因为有家庭拖累更不敢逃跑,所以一些人在经过数次谈话后,就办理了秘密自首手续,并留照存档,接着又被放回党组织,成为中统隐藏在共产党内部的“细胞”。
当时,中共沪西区委的负责人何阿六、闸北区委的负责人姚长庚等人,都曾是安插在中共内的“细胞”。中统的确给在白区的中共地下组织带来了一定的破坏,直到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这些“细胞”才宣告死亡。
白崇禧的讲演稿送周恩来修改
而在国民党这边,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傅作义、胡宗南、孔祥熙等的身边,都潜伏着共产党的情报人员。
白崇禧在国民党中央被称为“小诸葛”,其足智多谋之名早已有之,却始终未能发现身边机要秘书谢和赓是共产党员。谢和赓于1930年初在北平入党,被中共北方局派回广西老家工作,打入桂系。抗战爆发后,他开始担任白崇禧的中校机要秘书。按照指示,谢和赓只与周恩来、李克农保持单线联系。
1938年5月,白崇禧让谢和赓和另外两名秘书各写一份题目为《军队政治工作与群众政治工作之关系》的讲演稿,供他向师以上干部和师级政工人员进行训话时选用。谢和赓写出成稿一万四千余字,由李克农连夜转交周恩来审阅。
第二天,李克农将周恩来用红笔改动过的讲演稿交给谢和赓,并告诉他,周恩来删了文中揭示国民党中央军队脱离群众的过火言论和指责他们在政治工作上的种种毛病那几段。同时,周恩来还提醒谢和赓,注意不要让原稿提出的政治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与共产党太相似。
白崇禧对该讲演稿大为赞赏,从此更加重用谢和赓,将其军阶由中校提升为上校。事后谢和赓与李克农谈及此事,李克农笑说,这恐怕是两党合作中的一件奇事。
蒋介石身边的女速记员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沈安娜与在中共特科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中共党员华明之结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共安插在国民政府内的一名谍报人员,她潜伏长达15年(1935年到1949年),其中有11年时间是在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里,而且始终没有暴露,全身而退。
1939年1月21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召开。主持人是蒋介石,沈安娜端坐在速记席上。这是沈安娜第一次见到蒋介石。此后,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全会都由沈安娜担任速记。
1946年3月,蒋介石连续两次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策划在半年内击溃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会上还确定了军事部署和兵力调配。这些我党最需要的预警性战略部署情报,都被沈安娜用速记符号仔细地记录了下来,并迅速送到延安中共最高决策层。周恩来对于这一时期的重要情报,给予了“迅速、准确”四字口头嘉奖。1949年4月,沈安娜夫妇奉命撤离,结束谍报生涯。
(摘自《老年生活报》、《新文化报》)
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