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德清:

淘汰老竹成农家“宝”

  近段时间以来,浙北毛竹市场每天都有25万公斤老早园竹运往外地,原本无销路的废弃物成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德清县武康镇是全国最大的早园笋生产基地,有竹园6万亩,这些竹园每年淘汰的老竹就有1500万公斤。早园竹因壳薄而脆无加工价值,以往只能当作薪柴处理,或丢弃在竹园边和房前屋后,时间一久影响当地环境卫生,成了一种负担。
  今年春,镇上一些头脑活络的贩运户在北方省区推销竹产品时,带出了另一个市场——老早园竹市场。早园竹可用来搭建蔬菜大棚,为藤蔓作物搭架子,它的作用不仅与毛竹、淡竹相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经过贩运户的推销,老早园竹逐渐被这些地区的蔬菜种植户接受。镇上的贩运大户老林,仅在山东省寿光市就签订老早园竹销售合同400万公斤。回到镇上后,组织力量收购,现在他每天都有一个火车皮的竹子发往山东。据毛竹市场有关人员介绍,到目前为止运往外地的老早园竹有400余万公斤。
  据悉,仅此一项就可为武康镇农民增收500万元左右。(瑶 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