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卖狗肉的外来夫妇,在别人的撺掇下学会了制“狗药”,赚头不大,后果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山东人李某和王某是夫妻,俩人3年前来到绍兴县柯岩街道蔡堰村打工,后做起狗肉贩销生意。
去年8月,一个安徽人来到狗肉摊,问他们要不要氰化钾。夫妻俩面面相觑:氰化钾是做什么的?来人说:“它是药狗的,你们卖这种药可以赚钱。”
一听能赚钱,夫妻俩商量开来:现在生意不好做,不如发展一下“副业”。于是,两人掏出60元钱,从安徽人手中买回6颗氰化钾晶体,然后,按这位安徽人所教的制作方法,制成“狗药”出售。
让夫妻俩兴奋的是,2到3元一包的自制“狗药”果然很好卖,到10月份就卖光了。不久,此人又来推销氰化钾。这次,尝过甜头的夫妻俩买了整整500克,准备大干一场。
第二批“狗药”很快进入市场,但好景不长,夫妻俩因自制“狗药”被举报了。民警抓捕了李某和王某,并在其租房内搜得氰化物一瓶、“狗药”23包及制作工具若干。经鉴定,该氰化物中含有剧毒物氰化钾成分,净重489克;23包“狗药”中含有氰化钾成分,重592克。
近日,李某夫妇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分别获刑3年6个月和3年。
链接:
小小的“狗药”为何惹来这么大的麻烦?因为制售这剧毒的“狗药”已危害公共安全,触犯刑律。法院认为,李某和王某在没有储存剧毒化学品资格的情况下,非法储存剧毒化学品,并用所储存的剧毒化学品制作将会流入日常生活的制品,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均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属共同犯罪,应予相应处罚。 (魏金金 陈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