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周刊

一生的孝浓缩在生命最后60天

  绝症孝子心愿:
  带父母游历各地
  2009年3月11日,在贵州贵阳一广告公司做策划的王海久,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看到这个结果,王海久第一个念头便是要不要将病情告诉父母——原来,王海久1982年6月出生在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农村。他的父亲王德富、母亲覃小英结婚多年没生育,直到年近40岁,才怀上王海久。由于家里穷,他们靠捡垃圾一分一厘地攒钱,供王海久读完了大学……
  王海久上网查阅得知,“易血换髓”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办法,但费用却要二三十万元,治愈率仅为20~30%。如不治疗,自然生存时间通常仅为2~12个月。王海久绝望了:自己每月工资仅3000多元,虽然省吃俭用积攒了8万元钱,但巨大的缺口怎么办?纵使一家人想办法筹齐手术费,万一手术失败,这笔巨债就会落到年迈的父母身上……
  流了一夜泪后,他决定:向父母隐瞒自己的病情,放弃治疗,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回家好好尽孝!
  第二天,王海久辞职。收拾行李时,他无意中瞥见墙上的中国地图,内心忽地被触动了:从他记事起,父母就一直把中国地图贴在墙上,希望有生之年如能去看看祖国的山山水水,就死也瞑目了。可几十年来,他们连县城都没出过!王海久心头一酸,决定趁自己病情恶化前,带父母旅游!
  3月17日下午,王海久回到岑巩县水尾镇。在信用社,他办了一张银行卡,把5万元存到卡上,剩下3万元作旅游费用。吃罢晚饭,王海久对父母谎称自己已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经常来往各大城市,这次回来是带他们去旅游。父母信以为真。
  晚上,辗转难眠的王海久给父母写下了一封遗书——
  爸、妈:请原谅儿子不能陪你们到老。儿子做这样的选择,你们千万不要自责。这次带你们出去玩,儿子是想在临终前尽点孝……银行卡上有5万元,留给你们养老。密码是我身份证最后六位……
写完后,他将遗书折好,连同银行卡,放进自己的贴身口袋。
行孝路上,与死神争分夺秒地赛跑
  3月20日,王海久带着父母直奔贵阳。他计划带父母到贵阳玩几天后,再到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
  为了让父母欣赏到贵阳夜景,王海久花600元订下四星级的柏顿酒店17楼一间豪华标间。他对父母说:“这房间是公司老总特意为你们订的。”然后,带父母到顶楼餐厅,点了三人套餐。“爸,这是龙虾;妈,这是螃蟹……”王海久知道,这些城里人熟悉的菜肴,在父母眼中,显得非常陌生,能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享用这些菜肴,也算做儿子的一片孝心。他细心地将每一道菜的吃法讲给父母听:“龙虾要剥壳后才能吃;这螃蟹,是蒸的……”
  晚饭后,在17楼鸟瞰贵阳灯火璀璨的夜景……王德富夫妇看得沉醉不已,连连感叹:“这么高的楼,见都没见过!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又能看美景,还是久娃孝顺!”
  临睡前,王海久将空调调到合适的温度,然后又手把手地教父亲怎样使用淋浴、冲厕所等。做完这些,他对父亲说:“爸,下次住酒店,房间的设备都差不多,你只要用过一次,就晓得了。今晚我回出租屋睡,明天一早来接你们。”从酒店出来,王海久花40元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王海久带父母游玩了黔灵公园等景点。
  3月23日,王海久带着父母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
生命最后60天,
  浓缩的孝心感天动地
  然而,休息不好,加上奔波操劳,王海久的病情迅速恶化。3月29日,他感觉肩、肘、髋和膝关节酸痛难忍,呼吸愈发窘迫;3月30日,他出现了血尿,就连打喷嚏,也会鼻出血。
  “自己才陪父母来到旅游第二站,绝不能倒下!一定要让他们去更多的城市,欣赏更多的美景!”想到这里,王海久瞒着父母,到医院询问医生缓解性治疗方案。医生告诉他:如果不换髓,只有血透或化疗来减轻病痛。
  在医院做了3个小时透析后,4月1日,王海久带着父母前往上海。在上海玩了四天后,一家三口去了广州,4月12日,他们到深圳世界之窗、欢乐谷,乘高空单轨列车“欢迎干线”……一路上,父母谈笑风生,仿佛年轻了许多。
  然而,来到深圳后,王海久又出现了腹胀、腹痛以及头痛等症状。他询问医生得知,这是因为大量癌细胞侵入了脑膜脑脊液腔。他的时间不多了!
  深圳可能是陪父母游玩的最后一站了。为了不破坏父母的兴致,王海久每隔一天,就悄悄去医院做一次血透。4月15日,心力交瘁的王海久,买了3张次日从深圳飞往贵阳的机票。他想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坐一次飞机,感受一番在天上“飞”的感觉。那天晚上,王海久和父母聊了很久,直到父母困得不行……
  4月16日,王海久一下飞机,就双腿一软,昏倒在地。从医生口中,王海久的父母才知道了儿子的病情。
  医生和病友,得知王海久尽孝的事后,无不被他的孝心震憾,纷纷捐款,期待能用爱心留住他的生命。然而,王海久的器官已并发衰竭,5月11日晚,他尽全身力气,对父母说:“5万元……留给你们养老……银行卡在我口袋里……”说罢,身子一沉,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摘自《打工》崔白花/文2009年第14期)
纪 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