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防台减灾特刊

台风、暴雨过后,地质灾害高发

我们该怎么做

  台风、暴雨过后,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各级、各方的通力协作、科学应对,将有助于减少伤亡和损失。
手中有张“明白卡” 防灾避灾心不慌
  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防灾责任制,落实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抢险等各项制度,组织广大群众,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当地政府和国土部门应针对本区内的隐患点和危险点,制作“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下发到监测责任单位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并督促他们认真阅读和理解“明白卡”上的内容。
地质灾害有前兆 撤离险区有讲究
  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居住的农户,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已开展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的地区,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前,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砂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应等,发现这些情况时,广大群众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搬迁避让等措施。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要尽量避免开挖坡脚、开山采石、在沟谷内大量弃渣、在坡体上大量蓄水等,以免促使坡体失稳,诱发地质灾害。一旦遇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突然发生,要保持冷静,首先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逃离险区。具体来说,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时,滚石、坡体或泥石流都是从高向低运动,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而不要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如果身处正在运动的滑坡体上,没有时间逃离滑体,应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以求自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