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谁在推涨食品价格

  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中心监测显示,我国猪肉价格已连续10个星期回升,累计涨幅达23.1%,鸡蛋也连续5个星期上涨,累计涨幅6.2%。
  在猪肉和鸡蛋涨价的带动下,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普涨。从米、面、粗粮等口粮,到肉、蛋、奶、油、糖等农副产品,食品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进程。
  据了解,食品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的比重约为1/3。有分析认为,由于我国最近两次较快的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涨价引起,肉蛋价格连续上涨,可能会成为通胀的诱因。
  对此,国家发改委指出,肉蛋价格上涨是正常的恢复性上涨和季节性波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发改委表示,当前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价格总水平不会出现全面、持续、大幅上涨。农业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今年以来,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波动正常,市场运行整体平稳。“恢复性上涨”和“季节性波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一轮的食品价格上涨。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大宗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曾一度被严重低估,从6月份开始逐步恢复,目前已达到10%左右的利润率;而一些专家分析,鸡蛋价格上涨则主要是因为暑期产蛋率下降,同时随着“两节”临近,禽蛋需求大增,因此涨价不可避免。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还不足以解释全部。一些养殖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生猪供应价格的上调除了恢复性的反弹之外,饲料价格等成本的上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油价,这两个月涨得很厉害,运输成本也逼着我们不得不涨价。”
(摘自《新京报》、《经济观察报》 李静、李平等/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